目前自主中大型SUV市場中的可選性真的不多,市面上大家熟悉的車型,無非就是長安CS95、傳祺GS8以及哈弗H8等。這回眾泰T800的出現,又讓消費者們多了一種選擇。熟悉眾泰T700的朋友們可能會蒙圈,眾泰T800為何長得那么像眾泰T700?它們區別在哪?它有著怎樣的優勢?在消費者關注的動力總成和配置上又有什么樣的表現?我們一起往下看!
首先來介紹一下眾泰T800的亮點
1.搭載動力更強勁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匹配6DCT變速箱
2.配旋轉擋把、座椅按摩、語音識別、液晶儀表、電吸門等豪華車型才有的配置
3.擁有7座布局,第三排乘坐空間出色
之前我們已經有同事進行過靜態體驗,所以今天我們首先來談談動態表現。在動態方面,眾泰T800的表現在同級中算是正常水準,途中我們經歷了多樣化的路況,下面我會多方位的向大家說明試駕感受。(本次試駕的車輛為眾泰T800試裝車)
延伸閱讀:搶先實拍眾泰T800 T系列家族新旗艦
眾泰T800搭載的2.0T GDI發動機,相比眾泰T700的2.0T發動機在數據上高出了不少,最大功率達到了170kW,最大扭矩為350Nm,匹配了帶有運動模式的6速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在動力上算是足夠日用。
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進行急加速體驗時,眾泰T800會在轉速達到3000rpm以后爆發出最大扭矩,在此過程中眾泰T800有著不錯的提速能力,而此時的發動機噪音也會傳遞到駕駛艙內,令人欣慰的是,眾泰T800在胎噪以及風噪方面的降噪能力比較好,如果不那么劇烈的踩下油門踏板的話,它在高速公路上的噪音是非常小的。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將旋鈕擋位轉至S擋,并最好采用方向盤換擋撥片。值得一提的是,金屬質感的方向盤換擋撥片的撥動手感非常好,但有一點小問題就是換擋速度的問題,眾泰T800在換擋時總是會延遲那么一小下,不過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圍內。
另外我要說一下車輛的轉向系統。首先聊一下方向盤,新車的方向盤尺寸偏小,握感很好,其位置比較垂直于水平面,但座椅可調節到的最低點位置又不是很低,所以對于我這樣180cm的相對高一些的駕駛者來說,方向盤位置會比較低。
眾泰T800全系都采用電子助力轉向系統,在駕駛感受上會給人比較輕盈的方向盤回饋感,從低速到高速的漸變過程中,方向盤力度也會隨之調整變沉,但并不會變得像電控液壓助力轉向系統那樣那么的沉。
懸架方面眾泰T800采用了前麥弗遜后多連桿式獨立懸架,在行駛過程中會給人一種偏硬的感覺,其實舒適的運動是不可能完全兼顧的,由于其載客人數會較多,重心略高,所以可能工程師出于安全保守的考慮會給車輛調整到一個支撐性較強的狀態,我覺得這樣的調校是很穩妥正確的。
在多彎的路況下,眾泰T800表現出了較為不錯的支撐性,在速度較快并且角度較大的轉彎狀態下,其側面懸架被壓縮的行程較短,重心并不會偏移很多,有著不錯的穩定性,這也是較硬的懸架調校所帶來的優勢之一。
總體來說,眾泰T800的動態感受可以說屬于一個較為正常的水平,挑不出大錯,在動力輸出、底盤回饋和傳動方面都有一定的優勢也有一些小的不足,世上不會有完美的事,取到一個較為合適的平衡點比什么都重要。
動態聊完了,下面說說空間感受,作為中大型7座SUV,眾泰T800前后排的空間屬正常表現,最令我滿意的就是第三排的乘坐環境了,不僅空間表現很好,其空調出風口、USB接口以及杯架等細心配置也讓我好感激增。
第一代NSX在2005年停產,曾幾何時,NSX是一個如雷貫耳的名號,它代表了日本甚至整個東方世界的汽車工業水準,它也曾受到不少指責與質疑,但從“東瀛法拉利”...
幾年前,純電動車在國內消費市場還是一個不受待見的新事物,但在政策的傾斜和扶持下,純電動汽車已經開始在許多一線城市生根發芽,純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也...
而在今年4月9日,上汽大眾亮相了全新一代朗逸,并正式為其命名為朗逸PLUS,更是對其寄以厚望。我也有幸能夠在第一時間前往上汽大眾位于上海嘉定的安亭試車場...
不用想,1 5升渦輪增壓版本的動力肯定是要比1 5升自然吸氣強多了,但說真的,這車我還真沒被動力吸引,反而在實用屬性上,它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這年頭,誰家不搞新能源車型都不好意思出來跟別人打招呼。以純電動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型幾乎成了家家車企的標配甚至是重點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