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鉑HT全速域下的優異能耗表現,13kWh/100km的同級超低能耗,除了前兩期講到的夸克電驅、AEP 3.0純電專屬平臺,0.245Cd的同級最低風阻同樣至關重要。
風阻是車輛高速行駛時的主要耗能點,當車速超過100km/h時,大概60%的動力輸出都被用來對抗風阻。而在CLTC工況下,風阻系數每降低0.01Cd,純電續航里程增加約5km。
車尾的垂直面積越大,車后方真空面積就越大,導致的風阻就越高。這也導致了SUV要做到低風阻,難度比轎車高得多。
那么昊鉑HT是如何做到風阻達到,甚至比許多轎車還要低的呢?
一、水滴車身造型
目前已知世界上風阻系數最低的是水滴,約0.05Cd。
昊鉑HT的設計師們從人機共生美學的水滴元素中汲取靈感,以引刃入水為設計理念。
從最底層的流場機理出發,結合理想流場和過往開發數據,對流場進行多維度的綜合解析,為超低風阻設計提供數據、模型支撐。
水滴靈感與堅實的數據、模型,最終塑造出昊鉑HT優雅、低風阻的車身姿態。昊鉑HT0.245Cd的超低風阻,相比行業同級別SUV普遍達到0.35Cd的風阻系數,同等條件下,昊鉑HT能多跑52.5km以上。
二、毫米級車身優化
在設計初期,工程師對造型體量和布置等方面進行優化,例如調整前后風擋的角度、玻璃面的曲率,控制車尾Y向和Z向的體量。
同時,通過控制輪距、懸架與電池包的相對高度等,為底護板的形面設計提供靈活度,如增加導風槽以降低風阻。
進入到細節設計階段,通過對各優化方案實行毫米級錘煉,使昊鉑HT減少氣流分離、控制氣流角度、減少渦量強度。如昊鉑HT優雅的流線型小角度美背,在經歷毫米級的錘煉后,能夠有效減少車尾的垂直面積,減少車尾真空面及積渦流產生的反向力,進一步降低能耗,達到的美感與風阻的完美平衡
毫米級的錘煉,不放過0.001Cd的匠心,歷經多次CFD仿真和風洞試驗,最終讓昊鉑HT實現0.245Cd的同級最低風阻。
從叱咤賽場的昊鉑SSR,再到因0.197Cd全球量產車最低風阻,而榮膺“年度十佳低風阻車型”稱號的昊鉑GT。
昊鉑研發團隊強大的空動設計實力,讓昊鉑HT在同級超低風阻的加持下,以更少的能耗、更低的充電費,享受更長的續航和極致的駕控與性能,成為精英家庭當之無愧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