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充滿吉利”,是每個吉利員工入職前都會聽到的一句話。
從1998年8月8日,第一輛吉利汽車“豪情二廂”下線,到收購沃爾沃,再到今年發射衛星、收購魅族、入股阿斯頓·馬丁……吉利距離心中那個美好的追求越來越近了。
今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顯著提升,在這場新舊碰撞加速中國車企進行著新一輪話語權爭奪的裂變中,吉利迎來了造車25周年。
25歲,風華正茂。這一年,吉利控股的資產總值已經超過了4800億,連續十一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面對電動化浪潮,吉利也抗住了時代的拷問,全面深耕純電、混動、換電、甲醇等多個新能源賽道,煥發全面向新的局面。事實上,現在的吉利是新能源領域涉獵最廣的車企之一,甚至反向扮演起了“技術輸出者”的角色。
短短25年,吉利是如何草根逆襲,一步步崛起為全球型車企的?
從“曲線”造車到收購沃爾沃
“修內功”開啟全球化征途
如果要用一個關鍵詞來概括,吉利造車25年的創業經,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樂觀”。
“民營企業不能造車”“不造,我們研究。”
“沒技術呀”“先把董事長的奔馳拆掉看看”
……
恐怕沒人能想到,吉利首款汽車“吉利一號”竟然是在摩托車廠誕生的。這是一輛前臉像奔馳,擁有紅旗的底盤、發動機等主要部件,然后用玻璃鋼敲打出外殼,最后將它們組裝起來的“轎車”。
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1997年吉利正式宣布投資5億元,進軍汽車產業。并在中國加入WTO前夕,如愿拿到轎車的生產許可證,成為國內首家民營車企。
對吉利來說,在相當長時間都追求“向內看”——苦練內功、奮發圖強的同時,也需要“向外看”,通過與他者的資源整合,吸收別人的長處,較為快速地實現自身的轉型升級。
2010年收購沃爾沃,無疑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彼時的沃爾沃是全球四大豪車之一,安全基因舉世無雙,車內空氣質量技術控制及環保技術全球領先。
這筆交易最大目的是實現技術輸入,有了沃爾沃支持后,吉利在全球建起了五大工程研發中心和五大設計中心,累計研發投入超過1000億元。通過與沃爾沃汽車聯手,協同全球資源和人才,打造SPA、CMA等模塊化架構及新的三大件技術,吉利在很多技術領域躋身世界主流制造商水平。
這也為吉利的全球化征程,打下了堅實基礎。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
全球化戰略邁向質變
伴隨近年來汽車產業的不斷發展,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全球化市場。無論自主品牌、合資
品牌、抑或豪華品牌,人人都在內卷中,“出海”便成為企業展示硬實力和尋求新突破的重要方式。
在眾多謀求出海的自主品牌中,吉利一開始就有著一個與其他品牌截然不同的高起點。當智能電動化浪潮起,更給了吉利“反客為主”的機會,憑借在電動和智能網聯領域上的優勢,吉利在寶騰、路特斯、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的全球收購案中充分體現了“走出去”的魄力。
日前,吉利控股宣布已完成對阿斯頓·馬丁7.6%的股份收購。在這筆交易中,吉利控股將有望通過輸出超級電動和智能網聯領域上的技術幫助阿斯頓·馬丁實現電動化轉型。這一轉變意味著吉利已經可以利用技術上的優勢參與國際超豪華汽車的全球競爭,推動全球化戰略持續深入。
在與阿斯頓·馬丁的此次合作之前的雷諾,對于吉利來說更是一個“高光”事件。它代表著中國汽車品牌從20年前“市場換技術”,蛻變至20年后今天“技術贏市場”。今年1月,吉利與韓國雷諾達成合作協議,吉利授權雷諾使用吉利領先的模塊化架構和先進的混合動力總成技術,雙方將在韓國市場推廣高效節能的智能混動車型。
不久前,雙方合作進一步推進。11月8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吉利控股)、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車,0175.HK)和雷諾集團宣布簽署一項非約束性框架協議。協議建議設立一家合資公司,旨在整合各訂約方各自在內燃機、混合及插電式混合動力總成、變速器業務以及相關技術方面的專長及優勢,共同研發、制造和供應混合動力系統和高效內燃機動力系統。根據框架協議,吉利和雷諾集團的動力總成公司預計將于2023年正式合并,雙方將分別持有新公司50%的股權,更多細節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公布。
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對于吉利而言,“出海”不再僅是走出去,而是技術引領。事實上,僅今年的1-10月,吉利海外出口已累計160071輛,同比增長超89%。進一步深化了吉利全球化戰略的落地,實現著從“量”到“質”的轉變。如今,吉利汽車集團已成為IATF國際汽車工作組第10家汽車集團成員,并擁有董事表決權。作為歷史上第一個亞洲會員,吉利將與其它9大國際汽車集團以及歐美各國汽車協會,共同參與國際質量標準制定,推動世界汽車工業可持續發展。
“讓世界充滿吉利”,描繪的是吉利對于世界發展美好愿景,主要有兩層含義:一方面,是吉利作為產品走向世界;另一方面,是“吉利”作為美好寓意,傳遞到全世界。不同于華為、比亞迪將企業愿景與民族特性的強關聯,也不同于阿里巴巴“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宏愿,吉利這波“諧音梗”和快樂文化,似乎顯得不是那么起眼。但是“快樂”文化背后,所承載的“積極樂觀”力量,卻是支撐這家國民車企,從“小作坊”到世界500強的關。
11年創業鋪墊,25年造車實踐,吉利的崛起,更像是今天制造新時代下的一個縮影,讓我們看到了從篳路藍縷到春華秋實,中國汽車人身上那股“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的樂觀態度,看到了中國制造由規模成本取勝到技術優勢取勝的蝶變。
相信隨著智能電動化的這波浪潮,憑借持續的技術授權和技術服務,吉利成為全球型車企指日可待。
2022年,對于希望在資本市場尋求更多機會的潛力車企,似乎不是一個好時機。動蕩的國際環境、持續反復的新冠疫情、復蘇乏力的全球經濟,都在不同程度影響著投...
11月7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0175 HK)公布最新銷量數據:10月乘用車銷量152263輛,環比上漲約17%,同比上漲約36%。高價值產品銷量爆發式增長:高端純電...
當前的汽車行業,新能源發展如火如荼,其中又以混動汽車風頭最勁,近兩年幾乎所有主流自主品牌都在混動領域進行了布局,自主一哥吉利汽車也順勢推出雷神動力...
擎畫新藍圖,錨定新方向。12月14日,吉利商用車在山東淄博舉辦以產品升級、品牌賦能、服務增值、創贏未來為主題的吉利商用車·歐鈴&嘉龍2022年商務年會,吉利商...
4月20日,吉利汽車攜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與中文互聯網最大的知識科普平臺——知乎,在上海車展上正式發布中國汽車品牌技術科普戰略。活動現場,吉利汽車銷售...
駕駛安全在中國消費者眼中可謂是重中之重,汽車廠商也是不斷在汽車安全方面探索。從安全帶的發明、安全氣囊 氣簾的加入,到后來的行車雷達、主動剎車以及不...
近日,吉利汽車與騰訊簽署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圍繞智能座艙、自動駕駛、數字化營銷、數字化底座、數字化新業務及低碳發展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戰略合作。...
在當前特殊的國際背景下,大國博弈愈演愈烈,通信行業爆發出的芯片危機大家已經有目共睹,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尤其重要。除手機芯片外,汽車行業芯片同樣面臨...
6月,國內疫情防控趨于穩定,各家車企的成績單比起過往三個月均有上揚,但整體表現大多不如去年同期水平。而吉利汽車憑借強大的體系力,銷量持續超出市場預期,不...
5月18日,吉利汽車與大搜車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共建國內首個真直銷 一口價的數字化汽車直銷新零售網絡,雙方合作的首款直銷車型——繽越PRO 輕騎士 BSG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