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車型也有行駛平順性差異?
雖說增程式車型擁有“可油可電”的特性,但輸出動力依靠的還是電動機,增程器不參與驅動車輪,所以理論上不會出現像燃油車那樣的渦輪遲滯、變速箱頓挫等問題。不過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和理想ONE的增程器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使用的駝峰智能增程系統,配備了國內唯一的1.5T四缸增程器,而理想ONE搭載的增程器則是1.2T三缸。眾所周知,氣缸數量低于4缸,容易產生抖動,這是天生的缺陷。如果要抵消三缸帶來的抖動問題,那就只能加平衡軸,加強機腳墊等。新車出廠可能感受和四缸機相差不大,但是隨著用車里程的增加,機艙內減震部件老化,這一缺陷會逐漸顯現。
除了在平穩性方面的不足外,由于理想ONE采用的增程器排量僅為1.2L,如果要達到同樣的功率,轉速更高,NVH表現相比賽力斯華為智選的1.5T四缸增程器會略遜一籌。
25萬元就能擁有超跑級底盤
底盤作為傳統意義上的“三大件”之一,不僅僅是承托車身結構重量的作用,還肩負著車內空間的穩定性、舒適性需求。在這一部分的投入因為看不見摸不著,比較容易被忽視。但是我們今天的主角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和理想ONE的底盤結構與做工還是可圈可點,并不存在敷衍了事。尤其是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用上了超跑上常見的懸架結構,在25萬元級別的SUV里實屬少見。
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的前懸架使用了上下雙球頭雙叉臂結構,這類結構因其成本較高,結構復雜,往往只有50萬元以上的高端車才能見到,在追求極致操控的超跑車型當中較為常見。過彎時雙叉臂結構能夠有效提供支撐力,抑制側傾,同時在大力制動時也能更好地抑制前傾,避免“點頭”現象的出現。除了懸架結構具有優勢以外,賽力斯華為智選SF5還搭載了鋁合金H臂、柔性副車架以及全液壓襯套,能夠充分吸收路面傳來的震動,為舒適駕乘提供助力。
理想ONE定位中大型SUV,車身尺寸較大一些,車長超過5米,好處是可以放進三排座椅,缺點是在城市內使用可能會面臨停車難等問題,而且由于車身更長,對操控性能有一定的影響。在懸架結構上理想ONE用的是前麥弗遜后多連桿的形式,是最為常見的懸架結構,而材質方面來看,理想ONE采用了鋼鋁混合的底盤材料,和這個價位的其他車型基本一直,屬于無功無過的那一類。
誰不想踏入4秒級俱樂部?
身處新能源時代,一臺新能源車百公里加速跑進7秒已經成為稀松平常的事情。純電車型可能受到續航里程的限制,無法采用太大功率的電機,而增程式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和理想ONE就沒有這樣的困擾,因此加速能力可以做到很極致。
賽力斯華為智選SF5采用雙電機智能四驅系統,帶來最大功率405kW、最大扭矩820N•m、0-100km/h 加速僅需4.68秒的強大性能。前電機使用了賽力斯自主研發SEP200異步交流電機,后電機則是HUAWEI DriveONE三合一電驅動系統。電機控制器(MCU)、電機、減速器三者一體化設計,高集成度帶來高能效,由此可以實現高性能和長續航的共存。
理想ONE的前電機由博格華納提供,后電機則是聯合電子,使用第三方采購的優勢是更容易實現量產,但需要做大量的適配工作。在動力參數方面,理想ONE最大功率245kW,最大扭矩455N·m,0-100km/h加速用時6.5秒。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是并不算慢,但相比賽力斯華為智選SF5而言,就存在一定的差距了。
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和理想ONE兩者都是不錯的增程式車型,對充電設施的依賴程度比較小,即使是只加油也能正常使用,用起來和以往的傳統燃油車無異,因此也被稱為當下最優的新能源車解決方案。具體來看,兩款車型在定位、設計上仍具有較大差異,理想ONE的優勢在于車型更大,更適合人口較多的家庭用戶使用。而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則兼顧了高性能與長續航,在平順性、底盤質感、加速能力等方面的表現要強于理想ONE,對于沒有6/7座剛性需求的用戶而言,賽力斯華為智選SF5或許更有吸引力。
誠邀您點擊鏈接https://activity.seres.cn/2021quyujike/?code=2021.6.25-12.30-gongguan進行預約試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