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一臺新能源車難么?也難,也不難,難點在于如何擁有一套完全屬于自己的新能源平臺架構,不難在于如果有了一個可靠的模塊化平臺,就能夠快速形成自己的產品矩陣,衍生出滿足不同出行需求的車型。新能源車型的研發在國際上較為成熟的做法都是平臺化開發,以此獲得更多的標準化部件,并帶來更一致高技術水準,最重要的,安全標準也能夠完全統一。
大眾集團的MEB以及豐田的TNGA等全球化架構都把混合動力作為了平臺開發之初就考慮的指標,因此WEY研發Pi4的路線是非常明智與前瞻的。作為WEY首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WEY P8誕生歷經了近10年的技術積累以及5年的打磨才公之于眾,這種純正向開發式的平臺誕生出的車型,與那些靠“激光掃描”與“嫁接技術”不可相提并論,畢竟品牌價值理念相差巨大。
精雕細琢的Pi4平臺究竟是怎樣構成的呢?我們先來看看首款產品的混合動力結構,經過各種不同形式的摸索,WEY P8使用了P0+P4架構。
P0是指發動機曲軸端上連接了一個西門子的BSG電機,能夠輸出15kW最大功率、50N·m最大扭矩,不僅能助力驅動,還能當起動機或發電機;P4則是指另一個西門子驅動電機位于后橋上,輸出85kW最大功率、195N·m最大扭矩,經由一臺舍弗勒提供的2擋減速器驅動后輪,因此可以在130km/h以下的速度隨心所欲地使用純電模式。前后橋之間完全不做機械連接。
這是目前插電混動系統的最優結構選擇,同時滿足動力和節能兩方面屬性。這套插電混動系統的表現也足夠優秀,不僅60%坡度的坡道都可以輕松征服,在封閉測試環路上還能跑到240km/h以上的高速。
作為一種現階段最具有現實意義的插電混合動力模式,他集成了純汽油車輛和純電動車型的優點,并且對現階段的汽車生活幾乎無影響,而這種在蓬勃發展的驅動形式實際上有種類繁多的結構選擇,不同的組合搭配也有著完全不同的效果。
選用最優的P0+P4架構的另外一個特點便是其獨特的延展性,Pi4作為作為一個重金打造的平臺,其未來將會是多款車型的基礎,因此延展性是其特點之一。有了Pi4平臺,未來WEY品牌旗下的混合動力車都將基于此架構;如果去除P4結構模塊,可以用于生產純汽油車型或48V輕混車型;如果去除發動機部分,這平臺也可以誕生純電動車型。這樣的高延展性是對手沒有的。
作為Pi4平臺首款產品,WEY P8不僅是家族中的領頭人,而且還是WEY家族化體系不斷壯大的重要力量;平臺化思維是新世紀造車的必由之路,平臺布局建立成功后,新車型的誕生會更快,車型的技術也會更快的迭代,預計到了GEN4時代,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純電續航里程會達到100km以上。
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的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而WEY品牌的前瞻性思維讓Pi4平臺自誕生就擁有出色的智能以及安全方面的表現。
兩年前,2016年7月29日,廣汽Acura首款國產戰略車型CDX正式問世,憑借著獨特的產品個性,開創了國內運動豪華SUV的新篇章。
對于經常要在魔都用車的我來說,沒有一塊滬牌(滬C除外)確實是非常麻煩的。身邊的朋友也勸我考慮一下混動新能源車。但是在用滴滴體驗過幾次新能源專車并和司機...
今年世界杯C羅的表現,讓我至今想來都興奮不已。在歐冠1 4淘汰賽中,不到70分鐘被尤文圖斯唰唰唰連進3球,總比分變成了3:3,巴薩的悲劇仿佛正要重新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