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前途汽車首款量產車產品K50在蘇州正式上市,補貼后售價68.68萬。值得一提的是,在較低補貼地區購買K50的客戶,前途汽車將為補貼差額。另外,前途汽車提供首付13.67萬、36期超長貸款。與其他許多造車新勢力一樣,前途汽車將采用直銷模式,同時為新購車車主提供終身免費質保、免費保養、免費流量和免費道路救援。
在發布會現場,前途汽車董事長陸群向首批車主代表交付鑰匙,標志著這款充滿駕趣的城市電動跑車的銷售正式開啟。
這款從2015年上海車展就頻繁出現在各大車展的純電動自主跑車終于走向了市場。按照前途汽車董事長(同時也是長城華冠董事長)陸群的說法:48個月,是從無到有純原創設計、生產一款汽車所需要的最短時間,即便對長城華冠這種有深厚積淀的工程技術公司也是如此。在過去的四年中,他們完成了自有工廠的建設,自主設計了中國唯一一條碳纖維車身覆蓋件生產線,研發了三電系統和全鋁車身框架。更重要的是,拿到了很多新興車企夢寐以求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
在講解會上,講解工程師談到,在研發之處,前途汽車所依照的對比競品為奧迪、寶馬、保時捷乃至蘭博基尼等一眾豪華汽車品牌或超級豪華汽車品牌,而與絕大多數造車新勢力不一樣的是,前途汽車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電動車事業部,并且有著屬于自己的廠房,還有著工程師們的經驗積累,充分免除用戶使用電動汽車方面的后顧之憂。
關于前途K50
前途K50作為一款純電動城市跑車,一直在提出“駕趣”的概念。因此它也不斷地在磨練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它擁有極為出色的輕量化性能,車身全部采用新型復合材料,由全鋁合金框架和碳纖維覆蓋件共同構成。車頂兩端由非常復雜的三維空間曲線組成,這給鋁制車身框架的加工帶來極大挑戰,前途汽車與鋁加工業龍頭中國忠旺集團就此進行了非常艱苦的技術攻關才最終完成。據了解,早在前途K50的樣車的設計階段,忠旺集團就參與了部件結構優化設計、材料試驗、二維圖紙、截面改進、樣車試制等工作。當時,忠旺集團也已經對后續的量產車供應生產提早做出了規劃。
此外,前途K50搭載前后雙電機,可以在BOOST模式下迸發出320kW的綜合最大功率;前途K50的NEDC綜合工況續航里程超過380公里,60公里等速續航可以達到510公里!獨創的RESS可充電能量存儲系統以及主動式液態冷卻及加熱系統,能保證在-30°C至+55°C環境正常使用,續駛里程不受影響。智能化電池管理系統(BMS)的應用,使車輛5年內電池系統容量衰減可以控制在5%以內。
前途K50的供應商都是來自全球一線企業,底盤更是由大名鼎鼎的英國MIRA公司進行調校,在舒適度和駕駛樂趣中掌握著完美的平衡,前后軸的重量分配比例為47:53,同時可以實現智能適時四驅。前后雙叉臂的結構對駕駛能力沒那么高超的駕駛者十分友好,不僅提高了日常代步的舒適性,更能夠給駕駛者足夠的信心應對各種城市路況。
前途K50的“前途”
前途K50的售價為補貼后68.68萬元,這個價位從目前電動性能車的角度來看,在這個價格區間內,前途K50的確是絕無僅有。但在這個價位,真正的需求量又會有多少?在品牌尚在建設,產品知名度不高的情況下,前途K50肯定賣不過那些性能稍弱的入門跑車。
不過,前途K50并沒有針鋒相對的競爭對手,但這并非是件好事——做一個新興市場的開拓者總是要更難一些。前途K50所面臨最大的困難并非性能或者參數,而是要扭轉消費者對于中國品牌跑車的既有印象。
很多人都曾認為前途推出K50,不過是在玩一個先推出高端跑車獲取關注,再推出走量SUV/轎車產品的套路。但前途的第二款車K20概念車還是一款小型雙門跑車,第三款車Concept 1也依然是跑車。
前途的創始人陸群曾說:“很多用戶對于車、對于運動、對于駕馭、對于速度都是有追求的,有一種內在的渴望。我們研發純電動跑車是源自于用戶的內心需求,即人們對于速度和車輛運動特質的渴望,不是在沒有用戶需求的情況下自娛自樂。我們希望通過技術進步,讓更多人有機會享受跑車,而不是讓跑車一直作為一件奢侈品。”
在這個小眾而耀眼的市場當中,實用性的重要性被最大程度降低,駕控性能、個性化則被擺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上。
隨著中國社會的發展、汽車文化的普及,消費者對跑車有著越來越多的需求。在社交媒體上,RS6、Type-R等各色神車都有著極高的熱度。即便如此,推出一款實用性極低的雙門跑車依然是一項風險極高的嘗試。陸群和一群工程師們,用夢想鑄造、劍走偏鋒的前途K50能有前途嗎?答案依然是不確定。
蓋世汽車從吉利汽車官方獲悉,吉利旗下全新SUV吉利SX11正式命名為繽越。據了解,新車作為吉利旗下全新BMA模塊化架構的首款A級SUV車型,在外觀造型上采用了“...
8月7日,央行營業管理部(北京)發布兩則行政處罰信息公示,北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下稱“北銀消費金融”)、大眾汽車金融(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大眾汽車...
當地時間8月6日上午10點,渤海汽車公司在德國法蘭克福舉行了交割儀式,收購了德國TRIMET集團旗下TRIMET Automotive Holding GmbH公司(以下簡稱TAH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