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并購韓國錦湖輪胎于今日完成資產交割。”青島雙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青島雙星”,000599)證券部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一波三折的中國輪胎業最大并購案,終于在2018年7月6日這天塵埃落定、完成資產正式交割。
這一天,韓聯社也報道稱,韓國錦湖輪胎于6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選任中國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和首席財務官張軍華為公司董事。此二人將以非執行董事身份參加董事會,以保障錦湖原經營團隊獨立經營。
錦湖輪胎全球排名第14位,擁有8家工廠和全球性的銷售網絡和品牌影響力。近年來,錦湖輪胎經營業績大幅下滑,導致股東出售其股權變現還債。
早在2017年初,雙星集團及其子公司就開始介入重組錦湖輪胎。在擊敗了德國大陸、法國米其林、上海航天、中國化工等10余家競購者后成功簽約。可是,隨著中韓關系的日趨緊張,這一蛇吞象式的跨國并購從一開始就遭到了包括政治因素、工會阻撓等各種障礙,導致這一跨國并購案于2017年9月戛然而止。
誰能想到半年后,2018年3月,本已終止的談判竟起死回生。青島雙星(000599)董秘劉兵向經濟觀察網透露,中國市場對于韓國錦湖輪胎挽回業績下滑的頹勢至關重要。這也是雙方并購談判得以重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開拓出中國市場,也就解決了錦湖輪胎的最大問題。”
在青島雙星方面的極力爭取下,在韓國錦湖輪胎即將破產清算的前一天,錦湖輪胎工會4月1日在光州工廠進行投票,2741名工會成員參與投票(參與率達91.8%),占60.6%的1660人贊成出售,1052人反對。鑒于表決結果同意出售,債權團將與青島雙星簽署出售協議,這也成為整個并購的關鍵轉折點。
根據青島雙星(000599)2018年4月當日發布的公告,雙星集團及其子公司星微韓國株式會社與錦湖輪胎株式會社(以下簡稱“錦湖輪胎”)及錦湖輪胎債權人代表韓國產業銀行(以下簡稱“KDB”)簽署了《股份認購協議》及《股東協議》,星微韓國將投資6463億韓元以5000韓元/股的價格認購錦湖輪胎新發行的129,267,129普通股,占錦湖輪胎股份發行之后總股份數的45%,并成為錦湖輪胎的控股股東。
按照2016年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錦湖輪胎排名第14位,雙星輪胎名列第34位。如果并購成功,二者銷售額相加,青島雙星將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輪胎生產商,還將躋身全球前十名。
可由于這一跨國并購案的過程一波三折,不到資產真正交割最后一刻,誰也不敢下定論。
據韓聯社報道,2018年7月6日錦湖輪胎還選任前現代汽車經營企劃社長蔡良基等3名外部董事,將公司董事增至9人。錦湖輪胎會長金宗鎬表示,錦湖將與大股東雙星攜手,不斷提高協同效果和品牌價值。全體員工在以恢復收益為第一任務努力工作,預計短期內可取得可視性成果。
青島雙星集團董事長柴永森當天上午出席投資交割儀式時表示,錦湖輪胎優勢主要是乘用車胎,雙星的優勢主要在卡客車胎,期待雙方發揮各自優勢和協同作用,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輪胎企業。
鑒于韓國錦湖輪胎在中國以外有5個生產基地和4個研發中心,有分析人士認為,青島雙星集團通過海外并購,不僅獲得了品牌、產能以及技術,更重要的是,利用錦湖輪胎在全球的產業布局還能有效地化解貿易壁壘所帶來的影響。
那到底是什么讓這艘貨輪瘋一般地沖向大連港呢?這都是由于2018年6月15日美國政府宣布的一條加征關稅措施引發的“慘劇”。美國政府將從中國進口的約500億美元...
一是實現時間表。普遍的預測是,2019年底到2020年,L3可以實現量產化;2022年后,部分企業可以實現L4量產;而若要實現L5,最快的時間也要到202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