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比亞迪正不斷加強與外部世界的接觸與融合。此前,這家總部位于深圳的新能源領軍企業已連續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首,“開放”則似乎已成為其現階段發展的關鍵詞。
比亞迪周四(7月5日)與長安汽車在其總部所在城市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宣布將聯合設立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
按照約定,雙方將聯合各自在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互聯網、共享出行、海外市場等領域的優勢資源,圍繞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共享出行等領域展開全方位深度合作,以期向消費者提供更加綠色、智能的出行體驗和服務。其合作內容將涉及新能源產業鏈上下游進行資本合作,聯合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業務。
一家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動力電池合資公司將在上述背景下成立。未來,該公司將在重慶兩江新區落地,其主要業務板塊將聚焦于動力電池生產及銷售,產能則按照10GWh規劃,并分階段實施。其中一期將達成5-6GWh,二期達成4-5GWh。
作為投資方,比亞迪和長安汽車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將“會充分利用并整合各自在平臺、技術、管理、生產、營銷方面的優勢,共同在動力電池與整車的匹配、動力電池的產業應用等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聯手打造全球領先的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化平臺,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電池業務板塊也將向長安汽車打開了入股窗口。通過入股比亞迪的上述業務板塊,長安汽車將過股權關系和資本紐帶與比亞迪方面建立起更為全面的戰略合作關系。雙方還計劃圍繞電池回收再制造、電池快充、移動換電、充電高速路等領域進行深入研究,以形成“中國一流的新能源產業化能力”。
比亞迪與長安汽車之間的合作同樣將延伸到電池業務以外。
根據雙方簽署的戰略協議,比亞迪與長安汽車未來還將在新能源汽車整車、新能源產業鏈、智能網聯、智能交互、無人駕駛等細分領域深入展開技術合作,基于雙方PHEV、EV技術優勢探索整車聯合開發及共享平臺,并通過汽車智能化技術的突破,打造全新的人、車、科技一體化移動出行新空間,并為消費者帶來更加綠色、智能、便捷的出行體驗。
在共享出行及海外市場業務等領域,雙方將利用“長安出行”平臺,投放比亞迪新能源車型,以形成優勢互補,在共享出行領域聯合構建立體出行解決方案;同時,比亞迪還將與長安汽車共同探索KD工廠、渠道、服務等領域的海外市場合作,圍繞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網約車業務的海外推廣展開調研。合作雙方認為,此舉將有助實現中國汽車品牌在國際市場的成長壯大。
眼下,比亞迪正不斷向外界展現其開放的一面,自去年起所做出的開放供銷體系決定則是其基于對行業趨勢的洞察而作出的一個重要戰略選擇。
“本次戰略合作邁出了比亞迪動力電池對外供應的第一步,是比亞迪開放供銷體系的重要進展,對動力電池業務乃至集團的長期發展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比亞迪方面預計未來還將加快開放步伐,引入更多國內外主機廠,實現包括動力電池銷售、設立合資公司、引入戰略投資在內的一系列戰略舉措,加速動力電池業務發展,以鞏固其“行業龍頭”地位。
對于與比亞迪開展合作,長安汽車方面的態度同樣積極。今年年初,這家總部位于重慶的汽車制造商提出了第三次創業及四大轉型目標,其中包括“從服務客戶向經營客戶轉型、從經營產品向經營品牌轉型、從傳統產品向智能化+新能源產品轉型、從提供產品的傳統制造企業向智能出行產品和服務的科技公司轉型”。
“此次合作,不僅樹立了中國實業合作的新典范,更開創了中國智能化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的新高度,必將引領全球汽車邁向綠色智能時代的偉大變革。”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說。
對比亞迪而言,開放與合作也是其加速戰略調整的一種有效手段。在與長安汽車締結戰略同盟關系的同一天(7月5日),比亞迪與佛吉亞的合資公司在深圳揭牌。佛吉亞是全球領先的汽車零部件科技公司,擁有全球領先的汽車座椅技術,在汽車座椅領域位列全球前三。
上述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2億元,比亞迪持股30%,佛吉亞持股70%。合資公司主營業務為開發、生產、裝配、銷售和交付涵蓋汽車整椅、座椅骨架、座椅發泡、座椅面套在內的汽車座椅產品及產品開發服務等。
“座椅業務的剝離是比亞迪汽車市場化的重要舉措,比亞迪將進一步聚焦整車生產,管控成本,提升效益與品牌,鞏固行業領先地位。”王傳福說。
比亞迪方面透露,新合資公司將發揮合作雙方的技術優勢和平臺優勢,2022年座椅產量預計將達到70萬套以上,有望實現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合資公司位于比亞迪坪山總部,在長沙、西安設有分公司,將繼續租用比亞迪現有廠房。
日前,我們獲得了一組吉利繽瑞的動力配置信息,新車將搭載1 0T 1 4T發動機,匹配MT CVT DCT變速箱,預計將于2018年三季度正式上市。
7月6日,網通社從上汽通用官方獲悉,雪佛蘭品牌將于今年第三季度推出一款全新CUV車型,命名為“沃蘭多”。從命名來看,新車更貼近雪佛蘭的經典轎車“沃蘭達”...
7月6日中午,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這場貿易戰將給中國汽車產業帶來怎樣的影響?這是最近不少人來電咨詢的一個問題。今天在這筆者做一個初步的分析。
大眾集團計劃在未來 7-8 年在中國推出 40 款新能源車型,預計到 2025 年實現年產 150 萬輛。目前國內市場在售的大眾品牌的新能源車型目前只有進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