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易車前兩天發了Q1財報,一季度營業收入21.7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2.3%,汽車交易服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01.0%,毛利的增長也不小:同比增長34.3%。易鑫作為易車的控股子公司,主要運營易車的交易服務業務。2018年第一季度,易鑫的助貸業務和自營融資租賃業務共促成汽車金融交易超過11萬臺次。
But,與此同時,Q1的運營虧損也從去年同期的1090萬元人民幣增長到了3.13億元,看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哈。
真的是這樣么?
仔細看本期易車的財報,其實虧損應該是三個方面的原因:營銷費用、應收融資租賃款信用損失撥備相關費用和股權激勵。其中,員工股權激勵計劃相關的費用,營銷費用增加也都沒啥好說的,該給就得給,該花就得花。但中間那一項是有“故事”的。理論上來說,不能算是易車“虧損”!
會計準則的變化
首先,這是一個財務計算方法的改變:撥備率提高。
什么意思呢?
就是說,易鑫關于應收融資租賃款信用損失撥備核算的變化是導致易車虧損擴大的主要原因。以前易車是按照“美國通用會計準則”采用‘實際發生’制來計算的,而最新生效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則是遵循‘預期發生’制——后者要求評估時對包括“尚未逾期款項”在內的“所有應收融資租賃款”進行撥備核算,說白了,就是有沒有逾期也都要撥備。
而且易鑫自2018年起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新訂準則對易鑫截至2017年12月31日信用損失撥備的追溯影響,將被計入易鑫合并資產負債表的權益部分。
換句話說,這僅是會計準則變更問題,并非運營虧損,業務運行正常。而且這種影響集中在第一季度,并不會影響后期易車的盈利情況。
從另外一個維度看,隨著國家金融去桿杠的深入,融資成本越來越高,易鑫本季度營收依然取得了100%以上的同比增幅,更表明其業務還是健康和可持續性的。
低價時期的戰投
另一個影響易車利潤的是,易鑫在本財季期內,有一筆投資——主營二手車交易業務的公司Yusheng。
當然,不是易鑫一家,還有騰訊、京東,這絕對是一筆“戰略投資”。
因為這筆交易具體是這樣的,Yusheng向易鑫發行本金金額為2.60億美元的20年期無息可轉換債券,易鑫則向Yusheng及/或其關聯公司提供自該商業合作協議簽訂之日起20年期的合作,包括二手車交易業務相關的特定流量支持及特定的汽車數據庫相關服務。Yusheng同時與包括騰訊、京東在內的投資人簽署股權認購協議。
這筆2.6億美元投資的關鍵點是“易鑫享有與Yusheng在二手車金融方面的優先合作權”!
注意,其中有現金部分——2100萬美元現金可轉換為1300萬股無投票權的Pre-A輪優先股,轉換價格為每股20美元。公告是這么說的:假設全部轉股完成,假設投資者根據股權認購協議全額認購已發行的A-1輪和A-2輪優先股,以及Yusheng根據未來員工期權激勵計劃做出預留用于發放的股份全部被發放,可轉換債券代表的Pre-A輪優先股約占Yusheng股本權益的40.63%。
40.63%!懂了吧,為什么易鑫能獲得“優先合作權”!
第三,根據框架協議和資產轉讓協議,Yusheng同意直接或通過其關聯公司,向易鑫購買包括淘車APP和taoche.com在內與二手車購買、銷售、置換等業務相關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購買總價為2000萬美元等值的人民幣金額(扣除任何國內所得稅影響)。
據楊姐分析,這是在二手車電商陷入燒錢怪圈的當下的一個“省錢”措施,一方面,易鑫的二手車交易業務實現了獨立運營,這顯然有利于易鑫擺脫燒錢業務,優化業績。另一方面,Yusheng如果能夠快速做大做強獨立融資,甚至上市,就如同易鑫獲得了一個長達20年的穩定流量和數據入口。
未來,易鑫與Yusheng就是水和魚的關系,但是互不入侵對方的業務領域,因為術業有專攻,淘車APP和taoche.com在Yusheng手中可以形成更大的規模效應,易鑫則可以更快的速度專注發展核心二手車融資交易業務并集中利用資源發展貸款促成服務、自營融資服務及向消費者提供最佳融資產品和服務。
換句話說,對Yusheng的投資就是一次長達20年的預先投入——為什么,因為未來二手車的獲客成本會越來越貴。
易車本身增長顯著
其實本期易車的業績表現還是不錯的:總收入達到人民幣21.71億元,同比增長52.3%。
核心是,交易臺次大幅增加,第一季度交易服務業務持續高速增長,實現收入人民幣11.7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同時,易車從2017年開始實施的媒體業務提升計劃也有了顯著效果:Q1廣告與會員業務增速繼續穩步回升,收入同比增長16.3%,達到人民幣7.88億元。
易車公司首席執行官張序安也稱,這是由于易車持續堅持的三個戰略重點并取得了初步成績:首先,進一步強化易車與易鑫之間的協同效應;其次是整合媒體內容與用戶社區;第三,優化技術和加強大數據的分析能力。
易車公司目前預計2018年第二季度營業收入介于人民幣24.70億元(約3.94億美元)和人民幣25.20億元(約4.02億美元)之間,同比增長23.8%至26.3%之間。
事實上,現在中國的汽車市場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02.2萬輛和718.3萬輛,產量同比下降1.4%,銷量同比增長2.8%,低于上年同期9.4和4.2個百分點。其中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596.9萬輛和610萬輛,產量同比下降2.3%,銷量同比增長2.6%,增速低于行業整體。
這意味著,需求趨弱,競爭更加激烈——中國汽車行業及汽車營銷行業市場規模巨大。
2011-2017年間,汽車網絡廣告市場規模持續高速增長,2017年市場規模達150.7億,增速為 17.3%。
雖然國內汽車銷量仍處于增長空間,但汽車廣告主仍然需要通過大量營銷活動推動銷售增長,因而其整體廣告預算將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媒介的持續興盛和其他傳統媒介的漸漸式微,汽車廣告預算將向線上投放大幅傾斜,從而推動著汽車網絡廣告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
也正是在2011-2017年間,汽車廣告在不同渠道的投放份額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已經是最大投放渠道,占比達37.8%,其次是電視,占比為29.2%,再其次是戶外,占比為20.7%。而近年來隨著汽車目標用戶年輕化趨勢不斷加強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視和平面等傳統媒介廣告份額縮減明顯,汽車廣告主的投放預算將持續向互聯網廣告傾斜。
在這樣的紅利期中,轉型年輕化、娛樂化、社群化、場景化的易車,還將是受益者。
很多人說,買車跟買房一樣,都是人生大事。不過筆者認為,買車跟買房不一樣,尤其是有智青年人生中的第一輛車,更需待之以超乎第一套房的慎重,畢竟,車子可...
Ta們是一群來自不同行業的8090后,有主見,有態度,有情懷,各自追尋自己的興趣愛好,體驗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因為一個共同的標簽——WEY VV5車主,而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