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由蓋世汽車舉辦的2018第十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上,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宗巍指出,中國汽車產業要想全面落實"中國制造2025"宏偉規劃,加速向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必須先弄明白制造業的本質和智能制造的內涵。
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劉宗巍
智能制造是為完成更高水平的精益制造
什么是制造業的本質?劉宗巍認為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質量來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實現更加精益的制造,這是制造業永恒不變的追求。而智能制造,則是為了完成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產,是一種更高水平的精益制造。
“可以說,智能化的出現,為實現更高水平的精益制造提供全新可能。如果說在工業3.0時代,企業追求的是在工廠區域范圍內實現精益,那么工業4.0,則要求在整個產業、整個大體系實現精益制造。”所以,智能制造的內涵其實就是一個能夠實現大規模定制的制造體系,是一個由數據驅動,互聯、互動的智能制造體系,這里面有智能工廠、智能設計、智能生產、智能物流、智能服務等。無論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終極目標都是一樣的。
以工廠為例,劉宗巍認為智能制造中的“工廠”和傳統意義上的工廠截然不同,現在的工廠是集中式、計劃式、強中心、固定配置的,以打造產品為主,未來則是需求導向、去中心化的,而且是動態、優化的配置資源,不同的資源通過網聯系在一起。而有網聯必然會產生數據,因此數據會成為未來智能制造的第一生產力,驅動整個智能制造價值鏈。
具體來看,未來工廠會成為數據中心、交互中心、判斷中心、決策中心、控制中心,面向整個產業生態,成為一個全新的總體概念和實施平臺,可以與智能物流、智能生產等相匹配。而要打造這樣一個平臺,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集成,橫向集成即打通企業的需求、設計、生產、物流和服務,實現內部的互聯、互動和智能,這是智能制造的精髓和內涵,未來的制造業必然會向這個方向發展。縱向集成則是將上下游企業聯系到一起,通過標準的接口,實現全面大集成,創造全新的價值。
“所以打造更加智能的制造業,互聯是基礎,數據是核心,標準是規則,集成是最終的形態。”劉宗巍表示。“另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現在企業開展生產,主要是抓質量,通過質量形成品質,通過品質形成品牌。但是未來質量只是一個基礎、一個前提,生產更主要的是實現定制化、個性化產品和服務,從而更好地為客戶服務。也就是說,未來品牌主要取決于個性化產品和定制化服務,和現在品牌內涵會有截然的不同。”
而實現智能制造之后,就使得大規模的定制化生產真正意義上成為可能,這在以前是沒有辦法實現的,由此讓以前分散甚至多余的產能,通過充分的互聯,可以集成得到利用,把過剩的產能變成有效的產能。不僅如此,一旦企業可以開展大規模定制化生產,就能夠實時捕捉客戶需求,按需進行產品設計和制造,從而最大限度減少中間環節。且因為智能制造體系,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產品基本上都可以實現智能化。
大數據是未來制造業的“黃金” 核心是連接
具體到汽車行業,劉宗巍認為智能汽車和智能制造一定是相向而行,互為促進,共同升級。眾所周知,汽車產品非常復雜,而且可移動,伴隨著網聯化和智能化,未來會升級成智能網聯的終端,如此一來汽車本身也是數據采集中心,需要大量數據解決遇到的各種問題。
就企業而言,全面的數字化則是把各個環節、各個層級都實現信息化,然后把它們有效地集成。這里面有很多的系統,比如ERP、PLM、WMS、WCS,還有倉庫的管理,有些企業沒有,就要抓緊上,否則就太落后了。如果已經有了,還不夠,智能制造要求把它們都連接起來。比如說ERP企業訂單管理體系,應該跟PLM結合在一起,通過產品體系告訴系統市場需要什么樣的產品。
從這一點上來講,開展智能制造的核心任務其實就是做好連接、數據和流程。連接就是把能連的都連上,不能連的通過改造也要連上。數據就是要形成自己的采集、存儲、呈現和分析數據的能力,最后進行流程改造。企業的MCS、PLM、ERP怎么聯系起來?靠的就是數據庫。所以開發一個高效集成的數據庫,也是智能制造的重點工作。更進一步講,企業只有具備數據管理和分析能力,才能夠使數字化工作真正產生效益。
所以說,大數據是未來制造業的黃金,它會產生價值的擴展,這個數據雖然是在制造領域產生的,但是未來可以在服務領域和使用領域發揮巨大的作用。不過現在大部分企業都面臨著數據方面的短板,需要企業重點關注和加大投入。尤其要全面提升數據管控能力,因為數據能夠生成價值。怎么來提供?可以把各種各樣的生產設備、輔助設備連起來,把它們產生的信息存起來,并構建多元的數據庫,包括技術數據庫、供應商數據庫、成本數據庫,把這些都打通,取一個最優值,就非常接近智能制造了。
第二,要基于新模式、新能力和新需求進行流程和體系再造,不要覺得已經有體系就OK了,不是的。現在是變化的時代,企業應該思考的是,如果有了數據,基于數據可以打造什么樣全新的商業模式,全新的商業模式需要一個什么樣的流程和體系,要進行這種改造,最終實現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數據化,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第三,實現汽車產業智能制造一定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且一定是聚點成線、連線成面。企業做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一旦開始,就必須做好頂層設計,思考自身價值在哪里,決策、定位產品特點,然后根據自身的情況,設計智能制造技術升級路線,不務虛、不遲疑。
“需要注意的是,智能制造不會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時間的累計,一步一步打通各個環節,向前推進。具體看發展過程,首先是數字化,然后是數字化+網聯化,再到數字化+網聯化+智能化,多項技術并行推進,融合發展,這是升級概念。而且無論是工業4.0還是中國制造2025,表現的都是一個國家制造業的整體水平,絕對不是某個工廠就能實現,也不是某個企業甚至某個產業能夠實現的。不過,最后只要有若干企業實現了智能制造,就會實現中國制造2025。”
4月18日晚,碩大的北京五棵松會場里,備受關注的一汽-大眾首款SUV產品T-Roc公布了中文名“探歌”,以一曲高歌,掀開了一汽大眾探索澎湃時代的序幕。
2017年通用在中國的銷量達到404 78萬輛,占全球總銷量超過50%,同比增長4 4%。據了解,中國已連續六年是通用最大的零售市場,相比而言,2017年通用在美國的...
作為國內最大的四個A級車展之一,兩年一度的北京車展是各大車企向外界展現品牌全新車型及前沿科技的絕佳窗口,其中,最受關注的更是非豪華品牌莫屬。
在工信部將盡快研究制定降低汽車進口關稅政策的新聞下,曾有一條點贊數很高的評論是:面對這條馬上要跳進中國車市池塘的“鯰魚”,自主品牌們是做那些瑟瑟發...
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Auto China 2018) 隆重啟幕。一汽奔騰品牌重裝亮相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在獨立的一汽奔騰展臺發布了兩款全球首發車型奔騰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