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想這擁擠的城市道路不能讓我自由發揮,覺得自己天天開車也不見技術老練?
估計大家的答案都不同。
那么我們今天要問的是——我們平時就開私家車通行,有哪些駕駛技術是必備的?
首先當然是踩油門。
第一原則就是輕柔。
理由也很簡單,速度快了在市區肯定是不安全的,并且猛踩油門帶來的頓挫感也使乘車人不舒服。
另一方面,開車最費油的就是加速階段,緩慢加速則可以以時間換低油耗。
溫柔駕駛對自己,對他人,對車輛,對安全,對乘客的乘坐舒適度,對駕駛者的心態都有好處。
接下來就是速度控制。
控制到隨時可加速,隨時可減速的地步。
這里的減速,減速不是用剎車,而是用油門踏板。這實際上是把發動機轉速控制在1600到1800之間,但不能老低頭看轉速表。
踩剎車的次數越少越好,所以好的程度沒有上限,因為不踩剎車幾乎是不可能的。
然后是跟車。
這在各種道路上都有用。
要跟到別的車(出租車除外)很難插進來,又有足夠的安全距離不會追尾。
特別要注意前車的急剎車,最好能觀察到前車的前車的剎車狀況。
如果沒有ABS的車,與前車距離應更長一些。
再次是轉彎。
最考驗駕駛技術的,或者說開車的最大技巧,就是轉彎。
彎前收油,彎中加速是單純就駕駛而言的基本原則。
集中注意力,全方位觀察是保證交通安全的基本原則。
防止轉向不足或過度,更要防止雨雪冰沙石等不同路面可能產生的側滑或甩尾是車輛操控的基本原則。
要做到這三點,怕是要練上不少時候。
最后是要提前判斷。
這嚴格來說不算技術,但卻是安全行車的保證。
預判有關的人、車、物會發生什么變化,判斷周邊的車要干什么(變線?調頭?轉彎?),判斷周邊車的駕駛員是什么狀況(新手?女性?在打手機?疲勞?酒駕?),加上預判遠方經常會出現的可疑的顏色或物體等。
具體來說,就是↓
1、先熟悉自己的車有多長,有多寬,坐在駕駛位能看到多遠,距離你旁邊的車有多近你們之間不會有危險。
2、在行駛過程中經常看看反光鏡,特別要注意的是在路況良好,車少的路段,一定要經常看一看。
3、變道一定要打轉向,一定要給你后面的車反應的時間。
4、一般變道的標準就是,他不會因為你的變道而踩剎車,這個距離需要自己體會一下,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很難有這么好的變道條件。
5、經過人行橫道、公交車站、學校之類的地方,減速,同時時刻準備停車,需要補充的就是,當紅綠燈閃爍的時候,請停車,因為可能有行人或者非機動車比你還著急。
6、如果距離你的車頭比較近的位置有小孩、老人、非機動車或者正在打電話的行人,如非必要,請不要近距離按喇叭,如果需要的話,越早越好。
7、如果無法確認停車的位置,或者距離等,可以下車查看情況,確認沒有問題再繼續。
8、夜晚在城市里開車,如非必要,請不要開大燈。
9、白天喇叭更好使,夜晚燈光閃爍更好使。
10、沒啥特殊情況別壓井蓋。同理,路過積水路面最好跟著前面的車,如果很不幸你前面沒有車,請注意觀察,并且慢行。
11、突遇暴雨天氣,請打開雙閃和小燈,至少能夠讓別人知道你在哪。
12、重大的交通事故往往都發生在路況好,車少,人少的路段。
開車嘛,由于每個人的駕駛技術都不一樣,路上出現一點小的刮刮蹭蹭、小碰撞什么的,都是再正常不過了。肯定每個人在出了事故后,都想著讓保險公司來承擔維修...
入秋漸近,白晝變短夜增長,使用燈光的幾率進一步增大,因此要加強對燈光的檢查,確保示寬燈、霧燈、雙閃提示燈等各種燈光能夠正常使用。此外,一場秋雨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