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擴張的人人車近期遭遇了一次輿論的拷問。除了放寬上架標準、引入車商與發展模式背道而馳外,人人車的服務也備受詬病。內部員工服務意識不夠,導致用戶無法享受承諾的服務,人人車要想建立好口碑非常不易。
微博上一位用戶就被人人車的員工忽悠了,交了定金,但到看車時卻多次被放鴿子。據了解,該用戶在人人車上看好一輛二手車,并在5月12號交付了定金,按照與人人車、賣家簽訂的合同,6月15號他可以將車開走。但賣家表示17號有事無法過戶,而后又拖到20號。無奈之下,這位用戶尋求人人車的幫助,人人車每次都表示有專人來解決,但卻只是推諉并不解決。
“人人車的態度簡直讓人費解,有問題大家可以商量解決,這種態度,真讓人懷疑買車以后如果遇到問題你們是不是一樣拖?”,這位用戶氣憤地表示。
成立一年多的口碑在一次次的用戶投訴中消磨殆盡。而人人車似乎并未正視并反思這個問題。消費者投訴集中爆發,也反映出人人車管理不善的漏洞。良好的用戶體驗是建立口碑的關鍵,人人車號稱口碑強勢,但殊不知口碑早已在基層瓦解。
值得注意的是,人人車的日子也不好過。瓜子、優信資本雄厚、團隊優勢明顯,這讓很多投資人已經逐漸放棄人人車。新一輪融資遲遲不到位,同時還要不斷的美化運營數據,這讓人人車的員工根本無法顧及最根本的用戶體驗,這也是用戶投訴未能及時解決的原因之一。
業內專家建議,人人車應當正視自身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否則將會陷入負面漩渦,影響企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