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6月14日,美股上市公司易車控股公布的2018財年第一季度業績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71億元,同比增長52%。其中汽車交易服務收入實現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超過100%。實現毛利潤為13.5億元,同比增長34%。
此外,易車高毛利核心業務板塊增長迅速,第一季度廣告與會員業務增速繼續穩步回升,收入同比增長16.3%,達到人民幣7.88億元。
艾瑞的數據顯示,2011-2017年間,汽車廣告在不同渠道的投放份額發生巨大變化,互聯網已經是最大投放渠道,占比達37.8%。近年來隨著汽車目標用戶年輕化趨勢不斷加強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電視和平面等傳統媒介廣告份額縮減明顯,汽車廣告主的投放預算將持續向互聯網廣告傾斜。
作為易車體系下運營交易服務業務的實體,易車控股子公司,港股上市公司易鑫集團一季度業績顯示,其助貸業務和自營融資租賃業務超過110,000臺次。根據去年年報數據,易鑫集團2017年全年共促成約49萬筆汽車零售交易及汽車相關交易,累計交易量超過77萬筆。
易車的"副駕駛":生態閉環與資本朋友圈
財報披露,易鑫還聯合騰訊和京東等戰略投資者,投資Yusheng并與之合作。
投資Yusheng是易車塑造汽車消費全生命周期閉環上的又一步棋。
從自建生態的角度,易車構建了以媒體業務為入口,以易鑫為主的新車、二手車交易,車貸與汽車保險等汽車金融、汽車租賃在內的完整的內部生態閉環。
在體系外部,易車也借助騰訊、京東、百度等股東資源,以及車輪、天天拍車等30余家被投企業,形成了完善的外部生態。比如,易車目前的數據存儲量達到PB級別,數據日吞吐量也達到B級別。這些數據涵蓋了用戶社交、電商、搜索等多維度的數據,能提供基于全汽車生命周期的精準用戶畫像,服務于廠商營銷和易車交易服務生態閉環。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京東、百度正逐漸成為易車的“副駕駛”,顯示出巨頭對易車生態價值的高度認可。2015年1月,京東、騰訊,聯合以現金和獨家資源的形式共計約15.5億美元投資易車生態,成為易車進入新移動互聯時代的首批戰略投資者。易車“內容入口+汽車消費撮合交易+汽車全生態閉環”的構思與雛形得以形成。
2016年6月到8月,“BT”組合變成了“BTJ”,京東、騰訊、百度三家不僅對易車追加了5000萬的投資金額,同時也對易鑫追加5.5億美元的投資。有意思的是,除了體系內追加投資之外,易車似乎正在發揮其汽車行業優勢,成為“BTJ”在汽車圈的投資顧問。比如2015年易車曾與騰訊,章澤天共同投資天天拍車等,易車的朋友圈也在無形之中得以壯大。
易車的“新四化”與新媒體探索
能看圖,絕對不看字;能看“動的”絕不看“不動的”,冗長的說教比不上簡單詼諧的段子受用。當80、90新生代成為經濟社會的消費人群主旋律時,攻破他們的防線,成為了每個互聯網玩家的必修課。
根據第三方權威機構調研, “商品+服務+內容”模式一體化的消費新需求正在崛起;通過內容連接消費者和用戶,實現轉化率提升、電商導流和精準營銷,已成為最主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如果說商業模式是對個人消費模式進行演繹,那么作為易車體系的第一道屏障,易車的媒體業務將是促進業務成交的核心與支柱,原有的內容服務也隨著消費群體的年輕化,揉碎、拆分、重組。
故而,易車在2017年積極發力汽車內容迭代。一方面強化標準化內容體系,大力升級高清圖片庫、專業視頻庫、VR車型庫等,給用戶更專業的體驗。另一方面,易車COO劉曉科提出了年輕化、場景化、娛樂化、社群化的“新四化”,制定了年輕煥新之戰、移動入口之戰、超級賬號之戰、互動升級之戰以及數據主導之戰的“五大戰役”,意圖借助內容優勢,重組、連接更為緊密的易車生態體系。
2017年9月8日,易車正式發布旗下泛汽車領域粉絲經濟平臺“易車號”,重磅推出“創易計劃”,斥資數億元投資孵化IP 。這一轉變的背后,是易車整體對用戶年輕化、渠道平臺化與內容IP化趨勢的把握。
從相關資料來看,截止目前,創易計劃共孵化40多家IP,有陳震、嘉偉、中谷明彥、Michael Specht等中外汽車圈大神級人物,也有美妝、二次元、相聲、旅游、漫畫等多個領域的大咖,在內容年輕化、娛樂化、創新化方面走在了行業前列。
娛樂飄在天上,能讓商業模式落地的永遠是場景切換之間的價值傳遞。而內容體系如同一面鏡子,折射的是公司實質的商業模式。
在年輕化、娛樂化的內容之后,是易車構建的以PGC+UGC+OGC為主的內容交互場景,車主和潛在車主聚集的社群場景,基于線上線下結合的營銷渠道場景,以及涵蓋選車、購車、用車和車服務的汽車消費全周期場景,完整的生態閉環一一呈現。
有人說移動互聯時代是一片新的天地,新錢新貴新姿勢,背后卻是無序的資本亂戰與燒錢的怪圈。如今老牌汽車互聯網公司易車換新顏練內功,又有資本權貴加持,能否打破移動互聯時代所謂的“新玩法”與“潛規則”呢?不如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