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汽集團獨家冠名的《朗讀者》已經播出了四期,微博話題度持續第一,超高的收視率和人氣讓業界贊嘆。一場喚醒民族文化的熱潮再一次席卷大眾,讓觀眾眼前一亮。
《朗讀者》播出后,北汽集團的品牌美譽度也隨之飆升。北汽是如何在萬千節目中選中董卿制作的節目的?
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回憶道:“我記憶中在10年前到德國出差,遇到了一個汽車行業內的專家級人物,我跟他探討過一個問題:未來中國汽車和這些國際汽車大國、國際汽車企業競爭,我們的差距是什么,或者說競爭的焦點是什么?”專家并未和徐和誼談產品、價格、技術、人才,而是談了文化。
的確,北汽集團有著六十年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積累。在六十年的品牌文化發展中,北汽歷來注重審美品味,希望能找到與之相配的大眾傳媒節目。但是北汽并沒有人云亦云,操之過急。直到《朗讀者》出現,北汽當機立斷,和董卿一拍即合。北汽和《朗讀者》就這樣走到了一起。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徐和誼董事長十年前在德國埋下的那粒種子,現在已開枝散葉。
事實證明,北汽的當機立斷是正確的。從《朗讀者》首季開播后迅速爆紅,今年第二季歸來后大家對她的期待和評價絲毫不減。央視《新聞聯播》還做了專門報道,節目微博話題度持續現身熱搜榜。在資本追逐娛樂的時代,北汽選擇做自己,堅守高品味,寧缺毋濫,最終在合適機緣下,獨具慧眼,做出了雙贏的選擇。另外,北汽集團與《朗讀者》合作伊始,就把自己定位為合作者和參與者,品牌完全融入到節目中。
《朗讀者》每期都會有一個主題,每個主題都有一個采訪環節,挖掘嘉賓們背后的故事。這些故事或幽默風趣或深沉感人,無一不懂人心、動人心,就像北汽在孜孜追求極致駕乘體驗的路上,懂你所想。比如,鮮花山谷夫婦周小林、殷潔夫婦提到和二人愛情有關的213北京越野吉普車時,董卿笑著接話稱:“時隔23年,你們來到了由北汽獨家冠名播出的《朗讀者》節目。”董卿口播自然不突兀,北汽用戶的故事,就是北汽的故事,就是北汽六十年在時間長河的投影。正如營銷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說:“。北汽賣的也不是汽車而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就是北汽一直所倡導駕享新生態,放開活、放開闖、做自己。”
以眼光和品牌與節目氣質的融合度為評判標準,北汽與朗讀者的合作堪稱經典。這種融合體現了北汽的人文氣質、高遠精神追求與《朗讀者》的初衷高度契合。
面對日新月異的科技動向、快速迭代的科技產品和不斷升級的技術元素的競爭,北汽堅定以人為本,注重人內心情感的交流和對北汽品牌文化的認同,北汽董事長徐和誼指出:“文化是未來領域競爭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