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十幾年間,我國汽車產業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持續增強,對推動經濟增長、促進社會就業做出了突出貢獻,中國汽車產業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自主品牌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成為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
在國內眾多本土車企中,華泰汽車稱得上是一家具有獨特發展思路的企業。從傳統燃油時代的核心技術至上思維到新四化浪潮下的創新、前瞻性布局,華泰汽車正成為本土汽車企業崛起的一個非典型性樣本。
偏執的自主主義者 華泰的技術至上邏輯
在130多年的世界汽車工業史中,從來就不乏偏執狂。寶馬對操控性的追求,本田對發動機的沉迷,馬自達對轉子技術的摯愛,沃爾沃對汽車安全性的從一而終都被車迷津津樂道。正是這種偏執使這些汽車企業從小眾走向主流,并成長為一個個鮮活的汽車品牌。從產業的特征來看,企業的偏執有其合理性。汽車是典型的知識、技術密集型行業,需要長時間潛心研發和技術積累,偏執的背后正是“技術驅動產業進步”的發展邏輯。
在中國汽車企業中,華泰就是這樣一個“偏執的自主主義者”。
發展初期,通過與現代汽車的合作,華泰汽車一度成為國內SUV市場的領軍企業,特拉卡、圣達菲成為當時越野車市場上的佼佼者,甚至入圍公務車、軍車采購目錄。在汽車藍海的那個年代,國內汽車行業整體還處于起步階段,自主品牌還在摸爬滾打的路上。華泰汽車完全可以按照合作、合資的路線,引進國外關鍵零部件,進行整合式研發輕松地走下去,攻占乘用車市場。可是華泰汽車卻意外的選擇了自己研究核心技術這條路。這背后,除了“偏執”的性格成分,更重要的是希望能通過對核心技術的布局來牢牢把握住行業的主導權。
2002年,華泰汽車布局在核心技術領域的研發,先后與意大利VM發動機公司和德國ZF公司達成合作。通過引進世界先進的發動機及變速箱技術,開始走上先引進學習,再消化吸收,然后獨立開展自主研發與自主創新的道路。
經過4年的埋頭苦干,2006年華泰歐意德發動機工廠奠基,同年華泰歐意德變速器工廠開工,并將研發方向瞄準了國內還是空白的自動變速器領域。這也標志著華泰完成前期的技術積累,正式開始了獨立自主的研發之路。
2009年,華泰推出了中國首款達到歐Ⅴ標準的清潔柴油發動機和首款4/6速高端自動變速器,一舉填補了當時中國汽車產業在核心技術方面的兩項空白。
十年磨一劍,華泰汽車的執著積累迎來了質變的突破:2017年9月,由華泰自主研發的1.5T發動機在鄂爾多斯基地下線,這標志著華泰汽車形成了對汽、柴油發動機以及自動變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全覆蓋,成為自主品牌在核心動力技術領域的領頭羊。
研發布局上,華泰汽車以全球性的戰略眼光,用十年時間已經形成了以北京工程研究總院為中心,天津、上海及北京新能源研究院三大設計分院為支撐,俄羅斯、德國慕尼黑、美國硅谷三大技術中心為依托的整車研發布局體系,搭建了“1+3+3”的創新研發格局。
華泰汽車董事長張宏亮認為,堅持自主研發,是中國走向汽車強國之路的唯一選擇。完備的研發體系即是華泰汽車一直以來技術至上發展思維的體現,也為下一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自主品牌進入發展關鍵期 傳統車企該如何破局
全球汽車產業正加速變革,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正在成為企業發力和行業競爭的焦點。新能源汽車曾經被認為是自主品牌實現“換道超車”的歷史性機遇,但是伴隨著汽車的新四化進程,汽車行業正涌入更多競爭者,造車新勢力正不斷掘起,同時傳統汽車企業苦心構建的技術和產業壁壘正被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進程所打破。傳統車企該如何實現破局?對于未來,華泰汽車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今年的北京車展上,華泰汽車正式發布了EV360系列兩款產品,分別為:路盛S1 iEV360,圣達菲2 XEV360,是華泰汽車戰略定位“智能純電動國民車”的具體詮釋。EV360系列是華泰聯合德國著名設計公司共同打造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車,相比上一代產品,新車在續航里程等核心性能方面全面提升,也是華泰汽車在新能源領域持續深耕的集中體現。
華泰汽車2009年就大力投入到新能源汽車技術的研發當中,并率先掌握了“三電”技術,擁有三電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技術處于業界領先水平。根據之前提出的“23321”的整體發展策略,未來華泰汽車將在立足傳統汽車上主攻新能源汽車。目前華泰已經開發了六個新能源整車平臺,包括小型電動車、轎車、SUV、客車、MPV和電動物流車。未來三年,僅新能源領域就將有超過10款式新車投放市,其中包括2018年將推出混合動力新能源車型。
華泰汽車還積極在智能網聯和大數據等領域進行布局,目前已經啟動智能駕駛、無人駕駛等技術的前瞻性探索。這些新技術、新科技融入后,將進一步提升華泰新能源車型的市場競爭力,帶動企業實現高端化發展。此外華泰汽車推進技術的跨界融合,正與百度頻繁接洽,有望在智能出行、無人駕駛和車聯網方面與百度達成深度戰略合作。根據規劃,未來華泰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聚焦核心能力的持續提升和業務模式的創新,打造“智能化、網聯化、輕量化、生態化”的汽車全產業鏈。
汽車產業正在經歷的,是一場體系化、生態化的變革,被改變的并不僅僅是汽車產品本身。如果說傳統燃油車時代,耐住寂寞,潛心在核心技術上進行突破是車企成功的首要品質。那么在新時代,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則是企業的最大競爭力。傳統車企出身的華泰汽車不拘泥于形式,勇于創新,通過全產業鏈布局推動從傳統制造型企業向制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的轉型。
2017年11月成立的天津國泰金融租賃公司取得國內汽車業第1張金融租賃牌照,并與網約車平臺“軒軒出行”達成全面戰略合作,華泰汽車順利落子布局出行領域,是對共享出行的又一創新性探索,必將為企業多元化發展提供強力助推,這對于企業自身角色的轉變和積累出行服務業務的運營經驗都有著重要意義。
2018年是華泰汽車成立十八周年,華泰汽車前期偏執的自主努力和后期創新性戰略部署,都將在已經到來的產業革命中轉化為優勢籌碼。十八年的苦心積淀,潛心布局,全面出擊未來出行領域市場,從汽車領域的追趕者到出行領域的引領者,華泰汽車獨特的發展思維也成為本土汽車企業崛起的一個典型性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