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和誼出席第七屆中國汽車領袖峰會,會上徐和誼發表精彩主題演講,不僅全面剖析了汽車行業擴大對外開放的新形勢,而且系統的闡述了北汽集團面向未來,積極作為,堅定發展自主品牌的創新舉措。
自信迎接新形勢下的新挑戰
徐和誼表示:“從積極的角度看,股比開放能夠充分激發市場活力,真刀真槍的市場競爭能夠加速中國車企自主創新的步伐,業精于勤,奮發圖強;從不利的角度看,股比開放將給予外資更大的話語權和運作空間,中國企業掌握核心技術的可能性和時間窗口將大幅縮減。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的企業,市場地位將加速下滑,甚至有被淘汰的風險,而那些技術實力雄厚、積極持續創新的企業則將屹立不倒,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徐和誼用“冰”與“火”的考驗形容新形勢下中國汽車企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面對全新的挑戰,北汽人有底氣且無所畏懼。在短短的幾年之中,北汽自主品牌已經發展成為年產銷規模超60萬臺的主營業務板塊,擁有乘用車、新能源汽車兩大研發平臺和國家級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建立了分布全國十余省市的八大乘用車、三大新能源整車生產基地,累計獲得專利授權12000多件,BJ40系列輕型越野車開發項目還榮獲2017年“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可以說,北汽自主品牌的綜合實力在這幾年的發展中獲得了長足發展,北汽集團同樣有信心在今后可預見的時間內,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打造出自主品牌的殺手锏” 談到北汽自主品牌的未來,徐和誼充滿信心。
做自主品牌創新發展的堅定派
徐和誼用三個“預見”系統闡述了北汽自主品牌未來發展的戰略思路:
“預見顛覆,北汽率先布局。北汽集團將以全面新能源化為戰略方向,打造自主品牌差異化競爭的‘殺手锏’。‘引領2025戰略’是我們發展自主品牌的全新起點,我們全力構建發展主體、產品技術、產業鏈布局和服務生態的全面新能源化,堅持EV、PHEV和燃料電池三線并舉的技術路線,同步發展充電與換電模式,加強輕量化、智能化和網聯化等新興技術的深度融合,打造純電動整車、智能駕駛、大數據應用、智能充電、智慧出行五大技術平臺,加速確立北汽集團新能源產業創新發展的核心競爭優勢。”
“預見挑戰,北汽應時而動。北汽集團將持續探索跨界融合,深化產業鏈協同,圍繞智能網聯技術構建汽車產品在同質化競爭環境中的看家本領。我們將與博世、百度、科大訊飛等知名高新技術公司在自動駕駛、車聯網、在線導航、語音交互等領域深度合作,加快智能網聯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到2020年實現L3及更高級別的智能駕駛,助力北汽產品在智能網聯時代保持領先。”
“預見機遇,北汽順勢而為。北汽集團積極響應共享經濟的浪潮,致力以服務轉型打造‘出行業務’的高效未來。在出行服務領域,我們將實施推動出行的MSX2.0發展戰略,以出行服務為核心,向增值服務延伸,集合業務發展所需的各種要素,構建‘出行+增值服務’的生態圈,為用戶提供舒適便捷、經濟省時的全方位出行解決方案,為城市創建低碳環保、暢通高效的立體化出行服務體系。多措并舉,我們信心百倍,引領未來,我們智慧前行。”
徐和誼表示,面對中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北汽集團將會不忘初心,做自主品牌創新發展的堅定派,將為中國汽車由大到強、走向世界貢獻新的力量。徐和誼還表示:“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窗口,在這萬象更新的歷史紀元,發展自主品牌,我們唯有擺脫一成不變的枷鎖,因時而變,乘勢而進,方能開創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