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品牌雖然是出自捷克,但是后來被德國大眾集團收購,所以我們通常也會把斯柯達劃歸到德系車的系列。看到如火如荼的SUV市場如此紅火,斯柯達也不愿意錯過這個紅利期,于是便在2013年11月18日推出了旗下首款SUV車型野帝,雖然期間也邀請了古惑仔五兄弟做了形象代言人,無奈也沒能改變野帝銷量慘淡的命運,最終還是選擇了停產。2017年初,斯柯達又推出了中型SUV科迪亞克,上市近一年來,憑借相對較低的價格和豐富的配置,目前來看科迪亞克月銷量基本維持在6千輛左右(2018年1、2月份受市場影響,銷量有所下滑),雖說不是很好,但是相比野帝有了很明顯的進步。
可能是科迪亞克讓斯柯達看到了希望,干脆把不爭氣的野帝停產,緊接著引進了斯柯達旗下的最新車型——柯珞克,并在3月20日全國上市。
斯柯達柯珞克官方指導價
此次上市的斯柯達柯珞克共有四個車型,官方售價從13.99-18.59萬。下面筆者就這款車的上市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斯柯達柯珞克
斯柯達柯珞克
斯柯達柯珞克相比之前的野帝車型不是很豐富,不僅取消了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和手動變速箱,而且也沒有了1.8T車型和四驅版本。在售價方面,總體來說變化不是很大。外觀方面和大哥柯迪亞克相似度很高。設計風格以年輕時尚、大氣簡潔的風格為主,相比野帝來說,流線感十分明顯,但是缺少了幾份硬派氣質,可以說在設計風格上與野帝截然不同。對于斯柯達的策略,也可以理解,上市5年來,斯柯達野帝的月銷量在大部分時間都是維持在1千輛左右,如果不改變風格和策略,確實是不行了。那么問題來了,即便是改變了營銷策略和設計風格,斯柯達柯珞克就能有活路嗎?下面小編就從幾個方面做一下簡單的分析。
斯柯達柯珞克內飾
1、斯柯達品牌不具備優勢
自2006年計入中國市場以來,不能沒說斯柯達沒有趕上國內車市快速增長的爆發期,只能說斯柯達沒有很好的把握住機會,以至于進口斯柯達現今已經退出國內市場。回想前幾年斯柯達品牌還懸掛上海大眾標識的時候,旗下的明銳和晶銳銷量還是不錯的。當然,彼時的斯柯達作為合資汽車品牌,相比大眾、本田等汽車品牌,在價格上還是有優勢的。即便如此,時至今日,斯柯達也一直排在二線合資品牌的序列,知名度甚至不如雪鐵龍、標致等法國汽車品牌。在獨立之后,失去了大眾的光環,斯柯達品牌就更加顯得黯然失色;
2、同級別車型競爭較為激烈
要說火爆的SUV市場,賣的最好的車型應屬緊湊型SUV了,而柯珞克作為一款緊湊級SUV車型,雖說在外觀上相比野帝多了一些時尚的因素,但是僅憑這個就想要在激烈競爭的緊湊級SUV市場分得一杯羹,毫不夸張的說,無疑是難于上青天。先不說同級別的大眾途觀、本田CR-V等合資車型,就吉利博越、榮威RX5等自主品牌的SUV(常年占據銷冠的哈弗H6就不說了),對于柯珞克都有著絕對的優勢。說到這里,還要順便提一下柯迪亞克,之所以銷量還算說得過去,就是因為在20萬左右的中型SUV市場,自主品牌車型寥寥無幾,相比同級別合資車型柯迪亞克售價較低;
3、車型減配嚴重是硬傷
斯柯達旗下車型,筆者認為在12年之前生產的車總體質量確實不錯。曾經有一次網約車叫到11款明銳,據司機師傅說,已經行駛了近20萬公里,車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再看看現在的明銳,簡配的不能再減了。作為野帝的繼任車型,柯珞克取消了全系標配多連桿獨立懸掛、1.8T無論增壓發動機和四驅版本車型,車內配置如主駕駛腰部支撐、第二排靠背角度調節、第二排座椅移動和后排杯架等實用功能,好在增加了倒車影像、自適應巡航、發動機啟停和手機互聯等高科技配置。當然,對于這個問題,見仁見智。筆者認為四輪獨懸和第二排座椅移動功能更為實惠且后期無法加裝,倒車影像等功能在汽配城分分鐘就可以搞定。
綜上所述,筆者并不看好斯柯達柯珞克,但是會不會重蹈野帝的覆轍,最終還需要市場來驗證。
特斯拉作為世界新興汽車領域的知名品牌,可以說是電動汽車圈的風向標,自從2012年其第二款產品Model S發布后,就備受全球消費者的追捧。
ES300h,第一時間聯想到的就是雷克薩斯這個品牌,印象最深的還是豪華二字,作為豐田旗下的豪華品牌,始終堅持自身對豪華的獨到見解,同時也是區別于其它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