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道,美國時間3月23日,在加州一輛特斯拉Model X發生交通事故后爆燃,為特斯拉再填一例車主致死的案例。據悉,事故發生時,這輛藍色的特斯拉Model X正向南行駛,撞上中間隔離柵后發生汽車起火。之后車輛又再次發生二次碰撞,被車道后方駛來的一輛馬自達和一輛奧迪相繼撞上。最終,這輛特斯拉的司機被送到醫院后因傷重不治身亡。
眾所周知,這已經不是特斯拉第一次引起的車主死亡案例,2016年5月美國一位名叫約書亞·布朗的車主,在使用特斯拉Model S自動駕駛時,與一輛正在拐彎的大卡車相撞。由于車輛沒有及時判斷出卡車,導致這輛特斯拉Model S直接從卡車的車底通過,整個車頂都被削掉,在車內看電影的車主隨即喪命。2016年1月河北省邯鄲市路段的高速公路上,一名車主在使用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結果高速追尾了清掃車造成車主死亡。
上面這樁樁的血案,向世人證明了特拉斯的安全性還有著許多隱患。比如剛開始提及的特斯拉碰撞起火的問題,實際上也并非個例,早在2013年到2014年之間,特斯拉就在美國發生過多起意外起火的案件,當時上萬輛特斯拉ModelS受到美國當局調查。而到了2016年在歐洲的挪威、法國、奧地利等地,甚至中國也出現了多起類似事故。那么被人們認為是科技先進又環保節能的電動汽車,為何會頻頻發生事故致人死亡呢?
原因一:盲目樂觀相信自動駕駛技術
之所以電動汽車屢屢出現安全事故,原因主要應該有兩個方面。第一,盲目樂觀相信自動駕駛技術的先進性。比如特斯拉自從在業界出名之后,就一直以高科技標榜自身。不管是馬斯克“蚱蜢計劃”研發可回收的火箭,還是在2015年時便上線自動駕駛系統,都給人們一種特斯拉技術領先時代的錯覺。而特斯拉也樂于以此作為營銷宣傳的重點,所以在全球滋生出不少迷信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年輕消費者。但事實證明,無論是特斯拉還是其它品牌的自動駕駛并不完美,并且還存在不少問題和安全隱患。像前段時間,就有Uber自動駕駛事故發生,在美國當地時間3月19日,Uber的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坦佩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一名女性行人死亡。
原因二:動力電池安全保障存在缺陷
除了上面這一點之外,電動汽車造成安全事故頻發的第二點,就是其動力電池安全保障機制還存在著缺陷。我們都知道,電池穩定性、高壓物理特性和溫度變化是電動汽車的關鍵問題。而動力電池會在充電和放電工作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因此需要配備專門的冷卻系統。并且,有相應的安全措施,保障一旦發生碰撞電池內的化學物質穩定不會產生爆炸。根據特斯拉官方信息顯示,特斯拉為達到這一目的在電池組內安裝了防火墻,用以減緩模塊之間的火勢蔓延。但顯然在實際案例中,這并沒有達到其應有的效果。因此說,不單單是特斯拉其它電動車關于動力電池的安全性方面,同樣值得進一步完善。因為早在2012年國內知名電動汽車品牌比亞迪旗下的e6車型,就發生過碰撞著火的事件。無獨有偶,到了2016年上海也發生過比亞迪唐的自燃事件。
由此可見,雖然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無疑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方向,但到目前為止,它們離真正的成功和普遍推廣使用都還有著很長的一段距離。希望所有消費者在選購汽車時,都要正視這一點!
繼“共享單車”之后, “共享汽車”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現在北京、深圳、廣東、成都等地。只需在手機上下載指定APP,注冊認證后就能尋找附近可用的共享汽...
大眾(進口)-途銳(參配、圖片、詢價) 2017款于2017年6月正式上市,此次 大眾(進口)-途銳 2017款共推出4款車型,包括3 0升 機械增壓 320馬力4款,其官...
很多消費者在選車時發現,超大屏幕、多區空調、頂級音響、豪華皮革等所謂高科技、超豪華的配置越來越多,有了這些配置的加持,車的售價自然水漲船高。
東風日產此次的召回方案未免顯得過于兒戲。制動系統是行車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加注硅油后車輛安全隱患依然存在,同樣會對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