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眾、豐田、奔馳、寶馬等國際車企巨頭紛紛公布了未來對新能源的規劃。針對這一大趨勢的時代浪潮之下,作為自主品牌的領軍企業,長城汽車同樣順應潮流,不僅積極布局新能源產業鏈、推出全新的新能源品牌歐拉,更是吸引到了全球范圍內的業界巨頭展開合作。
前瞻思考 全產業鏈布局漸完整
其實早在2009年,長城汽車就成立了新能源汽車小組,專攻新能源領域的技術難點問題。截至目前,長城汽車已經已建成電芯、機理分析、PACK、BMS試制試驗室以及電池試制車間、試驗中心、分析中心等全產業鏈規劃。形成以保定總部為核心,涵蓋歐洲、亞洲、北美等地的全球化研發布局,其中,奧地利(新能源驅動電機控制器產品)研發中心及韓國(前沿電池材料)研發中心都致力于純電模式新能源的研發和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長城汽車還站在全球化的角度,提出要在發力新能源的過程中注重“清潔化”,即不僅僅布局純電動,而是面對各個國家與使用場景需求,在優化內燃機的同時,采取純電+混動+插電混動+氫能源多技術路徑并舉的發展模式。
因此,除了在純電動領域穩步推進之外,長城汽車早在2016年就已經啟動了氫能業務,2018年3月,長城汽車加入國際氫能委員會,成為首家進入該委員會的中國汽車企業。2018年6月,具備FCEV所有核心部件測試、試制,以及整車集成與測試能力的全國首例氫能技術中心在長城集團建成并投入使用,位于德國的海外研發中心也同樣致力于燃料電池領域的探索。
此外,長城控股集團還先后入股和成立上燃動力和未勢能源兩家氫能相關公司,上燃動力成功開拓出“電電混合、動力系統平臺、副產氫氣純化和高壓儲氫”的中國燃料電池轎車技術發展之路,而未勢能源則致力于氫能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的研發。
內外兼修 市場可期
長城汽車去年8月正式發布了新能源汽車品牌歐拉,目前旗下已經有跨界型車歐拉iQ和微型車歐拉R1兩款純電動車型。相比于其他傳統造車企業和造車新勢力,針對常見的油改電、交付難、定價貴等痛點,歐拉體現出了深厚的造車積淀和對品質與安全的把控,“做同級別最好”是歐拉的追求,為此長城汽車專門為歐拉品牌打造了專屬純電動平臺——ME平臺,從底盤到內外飾都結合了當下最先進的技術,在空間、安全性、效率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
歐拉之外,長城汽車自主研發的插電混動平臺Pi4平臺目前已應用于WEY P8插電混動車型,其核心在于支持混動雙軸驅動技術,前后軸可以完全解耦,從而實現前驅、后驅、四驅三種驅動模式。
在自身實力壯大后,長城汽車還吸引到了德國寶馬的關注,并與其聯手創立了全新的合資汽車品牌——光束汽車。光束汽車的成立無論是對于長城還是寶馬,甚至是中國汽車產業都有積極的意義。
首先,對于長城汽車來說,其多年來積累的先進技術與制造能力,有了更多的、具有品牌溢價的渠道可以釋放;對于寶馬品牌來說,借由長城汽車的技術與本土化價值鏈,它可以更快速、高質量地布局中國新能源市場;對于中國汽車產業來說,一種全新內涵的合資模式正在誕生,這對后來者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總而言之,“強強聯手”下的光束汽車,正向“扎根中國的特斯拉”以及“中國造車新勢力”正式發起挑戰,畢竟無論產品力的積淀和品牌的影響力而言,光束汽車的起點和基礎都要更為優秀。
2019年是長城汽車的發力全球市場的關鍵時期,面對這一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長城汽車也適時提出了以“智能化、互聯化、清潔化、共享化”為代表的汽車“新四化”戰略,相信用不了多久,長城汽車必然能夠在行業發展方向明確之時引領行業前行。
不得不說,新能源汽車已經從趨勢變為現實。自2010年新能源汽車被確定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傳統車企紛紛加入,新勢力企業更是如雨后春筍般,都試圖從其...
在業界對最后兩個月的車市回暖滿懷期待時,同比13 86%的下滑卻給了一次迎頭痛擊。2018年僅剩一個月時間,自千禧年來首次出現同比下滑幾乎已成定局。據中國汽...
2018年車市的金九銀十格外蕭瑟,在車市寒冬中,國內車企哀鴻遍野。這不,根據中國乘聯會公布的10月份銷量統計數據,狹義乘用車(轎車、SUV和MPV)再現兩位數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