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寧德時代2020年擴能至50GWh,比亞迪2018年擴能至26GWh,天津力神2020年擴能至20GWh,億緯鋰能2017年擴能至9GWh,遠東福斯特2018年擴能至22GWh,沃特瑪2017年擴能至20GWh,以上總共合計147GWh。
根據工信部的預測,到2020年國內動力鋰電池總需求約90GWh,到2025 年,動力電池需求量將達到310GWh。磷酸鐵鋰電池未來1~2 年將面臨較嚴峻的產能過剩問題,三元鋰電池階段性產能過剩,中長期來看仍有較大成長空間。
(一)寧德時代
市場公認的行業“獨角獸”,估值已經突破千億元。截至2017年,寧德時代凈資產264.71億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99.97億元,凈利潤42.88億元,鋰電池總產能為17.09GWh。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動力電池銷量排名前五名分別是寧德時代、松下電器、比亞迪、沃特瑪和LG化學,銷量分別是11.84GWh、10GWh、7.2GWh、5.5GWh和4.5GWh。主要客戶北汽新能源、吉利以及宇通新能源客車的穩步增長成就了寧德時代銷量問鼎。
表6-11 2017年全球動力電池企業銷量排行榜
(數據來源:儲能應用分會整理)
客戶開發。公司與宇通集團、上汽集團、北汽集團、吉利集團、福汽集團、中車集團、東風集團和長安集團等行業內整車龍頭企業保持長期戰略合作;在國際品牌客戶方面,公司已經進入寶馬、大眾等國際一流整車企業的供應體系(注:公司是大眾MEB平臺在國內唯一、全球優先的動力電池供應商),也是國內少數為國際汽車品牌提供動力電池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同時,公司與蔚來汽車等新興整車企業(包括互聯網車企、智能車企等)開展合作,積極布局智能汽車領域。公司擁有業內最廣泛的客戶基礎,截至2017 年底工信部公布的12 批新能源車型目錄共3,200余款車型,其中由公司配套動力電池的有500 余款車型,占比約16%,是配套車型最多的動力電池廠商。
技術儲備。2017年,寧德時代大批量供貨的方殼電芯能量密度在190~210Wh/kg之間,到2018年底很可能提升至了210~230Wh/kg;與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申報的“新一代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化技術開發”項目啟動,研發以高鎳三元材料為正極、硅碳復合物為負極的鋰離子動力電池,可將鋰離子動力電池的比能量從目前的150~180Wh/kg大幅提高至300Wh/kg以上。
產能擴張。2016年10月公司在江蘇溧陽計劃投資100億元建設10GWh電池生產線(其中7GWh為電芯),單位產能投資14.3億元/GWh。另外,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募投項目“寧德時代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后,公司將新增產能24GWh。
(二)比亞迪
2017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1058.95億元,同比增長2.34%,營業利潤54.34億元,目前市值1500億元左右。截至2017年底,比亞迪動力電池的總共產能為16GWh,其中磷酸鐵鋰電池占9GWh,三元鋰電池占7GWh。
業務現狀。2017年,新能源汽車行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集團新能源汽車業務繼續維持行業領先地位,并再次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年內,集團傳統汽車業務銷量及收入有所下滑,給集團盈利增長帶來一定壓力,但新車型宋MAX上市后市場反響強烈、需求強勁,帶領集團傳統汽車業務逐步走出低谷。此外,云軌業務已于2017年下半年開始為集團帶來一定的收入貢獻。
產能擴張。公司為進一步擴充產能,也在青海新建了18GWh的三元電池生產基地,預計2019年中旬正式投產。這樣一來比亞迪規劃產能將達到34GWh,磷酸鐵鋰電池占9GWh,三元鋰電池占25GWh。動力電池方面,比亞迪計劃2018年增加10GWh三元電池的產能,到2018年底總產能達到26GWh。
(三)國軒高科
2017年國軒高科實現營業收入50.48億元,同比增長6.10%,營業利潤11.06億元,目前公司市值250億元左右。2017年國軒高科已經具備3GWh三元電芯、7GWh磷酸鐵鋰電芯的生產能力。
客戶開發。目前國軒高科已與北汽新能源、北汽常州、安凱客車、江淮汽車、成都大運、奇瑞汽車、南京金龍等多家車企形成緊密合作。
技術方面。國軒高科承接國家科技部300wh/kg高能量密度重大科技專項目前進展順利,公司已開發出三元811軟包電芯,能量密度到達302wh/kg,公司目前已開始建設相關產品中試線,計劃2019年開始建設產線。此外,公司使用自主開發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量產32131高能量密度圓柱磷酸鐵鋰本年達到170wh/kg,且實驗室開發產品目前能量密度已達到190wh/kg,性能指標行業領先,公司將盡快將該產品推向規模量產。針對2018年乘用車市場,國軒高科已經開始部署系統能量密度160Wh/kg三元電池系統的相關生產工作。公司目前已經向市場推出了基于磷酸鐵鋰材料的140Wh/kg商用車標準化電池系統,2018年還預計推出145Wh/kg的磷酸鐵鋰電池系統。
產能擴張。國軒高科現有產線預計2018年可以產出動力電池6.5GWh,2018年上半年還將有6-7GWh產線建設投產,其中三元622產線5GWh。預計2018年公司動力電池產量可達到8-9GWh,2018年底公司整體產能約可達到13-14GWh,到2020年年底計劃達到30GWh產能水平。
(四)孚能科技
孚能科技2009年在江西贛州成立,做新材料、新型儲能系統及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領域開發與生產。2010年,孚能科技實現了新能源汽車鋰離子動力電池產業化,2017年,孚能科技乘用車電池裝機總數量為4.37萬臺,在國內電池供應排名前三,配套車企包括北汽新能源、江鈴汽車。
目前公司年產能從2010年的150MWh發展接近5GWh,成為我國新能源車用動力電池的主要制造企業之一。根據規劃,到2020年孚能科技將形成40GWh年產能的動力電池生產基地。
(五)力神電池
2017年,力神電池順利通過戴姆勒供應商審核、完成了天津六期投建項目投產、蘇州一期竣工投產、青島基地開工,具備了百億瓦時的產能,完成了30億元的資本金增資。
力神電池在國內擁有天津總部、蘇州力神、青島力神、武漢力神、北京力神、綿陽力神、十堰基地等多家生產基地及子公司。其中,天津六期工廠于2017年11月18日正式竣工投產后,天津具備56億瓦時的鋰離子蓄電池的年生產能力;蘇州力神于2017年7月20日正式竣工投產,初步形成了44億瓦時的鋰離子蓄電池的年生產能力;青島力神于2017年5月16日開工建設,預計2018年下半年竣工投產,投產后年產能為40億瓦時。十堰基地與東風實業有限公司簽訂了《東風力神動力電池系統項目協議》,規劃產能為動力電池系統30億瓦時/年,主要為東風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提供動力電池系統。另外,在國際市場,分別在美國和歐洲設立分公司及銷售基地。
技術儲備。2018年,在提升能量密度方面,公司通過采用經表面處理的高鎳三元復合材料和高電壓正極材料,負極采用低膨脹的硅-石墨復合材料,結合箔材、殼蓋等輔助材料的輕量化實現。同時也可以優化電芯的制作方式和尺寸,提高內部結構空間利用率,綜合實現電芯能量密度提升。通過模組、系統的模擬仿真、標準化、輕量化等實現模組和系統的能量密度提升。蘇州力神生產的21700產品,較行業傳統的18650電芯具備單位制造成本低、功率性能好、產品一致性優等優勢。選擇21700產品作為產品方案,使蘇州力神通過差異化競爭成功規避了18650市場嚴酷的價格戰。
產能擴張。為全面提升新能源產業發展,力神電池將加快推進動力電池項目投資建設。力神電池計劃到2020年,形成動力電池300億瓦時年產能,2025年形成動力電池600億瓦時年產能,致力于成為全應用方向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提供商。
(六)其他
1 比克
比克在深圳和鄭州的兩大生產基地,總年產能達8GWh;2018年,產能將擴大至達12GWh;預計到2020年,比克的總年產能將達到20GWh。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專注于圓柱動力電池的企業,其2.75Ah動力電池電芯(18650)能量密度已經達到240Wh/Kg,并計劃在2020年實現300Wh/kg。比克也致力于研發高能量比的21700圓柱動力電池電芯,相較于18650產品,比克21700的單體能量密度提升35%,目前已具備量產能力,預計在2018年能實現大批量生產。
2 力信
力信鎮江基地,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年產40億瓦時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及新能源儲能電池,形成20萬輛新能源汽車配套能力和至少1GWh儲能系統的生產配套能力。另外,公司安徽金寨工廠項目,2018年底正式投產,年產能40億WH。預計2018年產能將達8GWH。
目前生產基地主要集中在華南、華中、華北、西南、東北等五大區域主要城市,適時參與運營和基礎設施建設,以電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獲取電池全壽命周期的價值。同時,公司積極布局歐洲、美洲、亞洲市場,建設全球的研發和模組/系統生產單元。
力信能源計劃2030年前進入全球鋰離子動力電池企業前三位。同時,公司將分三個階段實施目標,其中,2018年底,完成40億WH產能,10萬臺車輛以上配套或4GWH儲能配套車銷售量,實現公司業績超50億元,市場占有率超過5%;2021年,完成200億WH產能,25萬臺以上車輛配套或20GWH儲能配套車年銷售量,實現公司業績超300億元,公司市場占有率超過10%;2030年,完成500億WH產能,50萬臺車輛以上配套或50GWH以上儲能配套車銷量,實現公司業績超1000億元,市場占有率超過20%。
3 澳洋順昌
公司鋰電池板塊天鵬電源發展迅速,其動力鋰電池系統2017年實際出貨量3萬臺套乘用車,公司現有產能3GWh,日產100萬顆電芯。
客戶開發。2018年通過與華霆動力的合作,也因此配套更多乘用車企。過去天鵬和康迪、眾泰等小車領域重點企業均有合作。2018年將在上汽通用五菱,知豆乘用車上布局2款高鎳NCA產品,單體能量密度達240Wh/kg ,PACK比能量密度達到160Wh/kg。
產品開發。公司2.65Ah、3.0Ah電芯,去年四季度全部量產。合格率已經達到原先523的水平。對應整包能量密度140-160Wh/kg。2019年二季度新的兩條產線生產21700,2018年下半年會給車廠供應樣品,2019年二季度開始批量供應車廠,直接做NCA高鎳體系,并肩國際一流電芯制造水平,堅持圓柱路線不動搖。
產能規劃。未來規劃產能為利用現有廠房,二廠2期建設2GWh;3期3GW,全部量產21700高鎳動力電池,項目已經開始動工,2019年二季度量產。
4 中航鋰電
目前,中航鋰電擁有洛陽、江蘇兩個生產基地。其中洛陽中航鋰電基地已完成洛陽三期產業園建設,新增產能15億瓦時,洛陽園區總產能達到25億瓦時;江蘇中航鋰電基地2016年底,完成江蘇產業園一期建設,新增產能25億瓦時;2018年底,計劃完成江蘇產業園二期建設,新增產能70億瓦時;預計2020年底,完成江蘇產業園三期建設,新增產能25億瓦時,屆時金壇園區產能將達120億瓦時。
中航鋰電采用磷酸鐵鋰、三元兩大體系電池路線,采用NCM+LMFP復合正極材料共混技術,陶瓷隔膜技術、功能電解液合成技術、多級耳卷繞工藝、負極包覆改性技術、極片絕緣保護涂層技術等先進工藝技術。
據外媒報道,科德寶密封技術公司利用并購及戰略投資獲取燃料電池及鋰電池技術,旨在增強其在能源及電動車領域內的市場地位。
作為近幾年汽車行業的重點,新能源汽車隨著各國在政策層面的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以及車企的投入大幅提升,正迎來爆發之勢。以中國市場為例,2017年中國新能源...
據外媒報道,英國石油公司(BP)對以色列初創公司StoreDot投資了2,000萬美元,后者宣稱其電池產品可在5分鐘內將電動車充滿。
在政策引領下,我國已涌現出十余家形成規模的燃料電池生產企業,初步掌握核心技術。近日舉辦的“中國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及加氫站設備發展論壇”上,與會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