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表現在線 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
相比2017年,今年之所以逆市上揚,主要系有效的產業政策提升產業發展水平。如2018年新政中設置的“過渡期”給了各生產企業喘息的機會,沖減了補貼退坡的沖擊,并且免征購置稅延期3年,一定程度激活了終端市場。
電動汽車資源網分析,補貼門檻的持續提升,將倒逼企業技術升級,也將把部分技術落后的企業淘汰出局,凈化產業環境,優化產業結構。從細分市場看,乘用車市場不斷釋放,且持續朝高端方向發展;在固守本土客車市場的同時,比亞迪、宇通等企業將深化拓展海外市場,提高海外市場占有率,提升國際競爭力;隨著3萬公里里程要求降低為2萬公里,越來越多地區放寬新能源物流車的路權,給予臨時停靠等便利,并且隨著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新能源物流車的性價比會凸顯。
總體而言,201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可期。
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新能源企業受益
企業方面,電動汽車資源網梳理了30余家上市新能源企業一季度業績發現,不少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大三電企業、材料企業或充電設施企業受益產業良好的發展勢頭,一季度表現都不錯,營收和凈利都是正增長,只有少數企業有所下滑。
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調整在行業內形成了“蝴蝶效應”。一是,新能源整車銷量走俏,必會帶動下游企業業績增長,反之市場低迷會牽連到下游;二是,乘用車與商用車細分市場在補貼力度、市容量、技術要求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細分市場各企業表現不一,政策的影響程度也不一樣,客車行業比乘用車相對艱難;三是,車企新能源汽車補貼應收賬款時間長,也會轉嫁給下游企業,下游企業的應收賬款也會相應變長;四是,配套企業特別是電池企業還要受到來自上游材料企業的漲價壓力,如國軒高科就表示,受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調整,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盈利能力受到影響。
據了解,宇通、安凱、中通均已收到2016年國補,將有效改善企業現金流,減少融資成本,對經營業績產生積極的影響。而四部委也已啟動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國補清算工作,并將3萬公里里程要求降低為2萬公里,福建、成都、蘇州、鎮江、揚州等省市已積極響應,啟動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車地補申報工作。隨著國補、地補的陸續發放,企業的經營狀況將大大改善。
所以一些在首季表現不佳的企業,對于今年上半年也充滿著期待,多數企業均表示,產業政策明朗化、關鍵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市場培育取得一定成效,企業產能會逐步釋放,新能源汽車板塊回暖。
據了解,北京車展中新能源車占比27%,較去年有一定幅度上升,我國作為消費大國,國際汽車巨頭無不虎視眈眈,所以本屆車展上外資品牌也十分搶眼,一副來勢洶洶的樣子。所以,自主品牌當自強,以捍衛本土企業領導者地位。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當幾乎所有的汽車企業都將重心逐漸轉移到新能源汽車上的時候,這一畫面簡直堪比一副氣勢恢宏的海景畫卷。
本屆北京車展新能源汽車達174臺,其中來自中國車企的新能源汽車達124臺,約占整個新能源汽車參展總數的71%,可以說是規模空前。
提出這個問題,主要是發現了一個很有趣的現實,目前日系、美系和德系在國內的電動汽車都開始采用基于中國開發的產品來做,按照本土化的要求對待國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