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SUV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合資品牌車型早已不再那么高高在上,不少車型的入門價已經進入了10萬元區間,花上15萬元就可以買個配置豐富的高配車型了。而合資車型有著國外廠家豐富的造成經驗為背書,可以滿足消費者品牌檔次、品質穩定以及口碑等各方面要求。下面我就為大家介紹四款15萬以內搞定的,合資全能SUV供您選擇。
推薦車型:日產新款勁客
官方指導價:9.98-13.73萬
勁客延續了海外版日產Kicks車型的設計,時尚動感的外形,在上市后就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剛剛推出的兩款智聯版車型,售價為13.23和13.73萬元。新車型搭載了東風日產最新發布的車載智聯系統,進一步滿足了年輕消費者對于智能網聯相關技術的需求。
新車型在外形和內飾上沒有太多改變,勁客滑翔翼式一體化內部造型簡潔明了,很符合時下年輕人對未來感的追求。高度集成化的內飾,就如同智能手機一樣的精簡,但又不缺乏任何的功能性。皮質混搭的內飾帶來更好的質感表現。
智聯版車型最大的亮點在于換裝了一套東風日產最新的車聯網車機系統,其提供有科大訊飛智能語音控制、高德地圖車載導航、手機App遠程實時監測、24小時娛樂(酷我音樂+考拉FM電臺App)、墨跡天氣、車載Wi-Fi、日產智聯技術基礎服務流量10年免費等功能或服務。
勁客全系車型將搭載HR15型1.5L自然吸氣發動機,其最大輸出功率124馬力,峰值扭矩147牛米,傳動系統匹配5速手動或CVT無級變速箱。底盤方面,新車全系采用前置前驅布局,懸架形式為前麥弗遜式獨立+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架。
推薦車型:鈴木維特拉
官方指導價:9.98-15.98萬
鈴木維特拉在外形方面,觀延續了海外版的設計語言。車頭采用雙橫鍍鉻條設計,前大燈組與格柵相連,很好的拉伸了車頭的視覺寬度。車側碩大的輪眉配合逐漸上揚的腰線使新車看起來非常具有張力,配合流行的雙色車身搭配,視覺效果非常時尚。在車身尺寸方面,長安鈴木維特拉的車身長寬高為4175mm/1775mm/1610mm,軸距為2500mm。
內飾設計并沒有太多凌亂的設計,標準的“T形”中控布局十分耐看。多媒體系統搭載了Infotaiment娛樂系統,除了常規的導航、藍牙等功能外,還支持CarPlay。此外,新車配備有全景天窗、定速巡航、陡坡緩降、ESP車身穩定系統、自動啟停等,擋位區后面的駕駛模式選擇旋鈕提供“SNOW”、“SPORT”、“自動”等選項。
長安鈴木維特拉搭載1.6L或1.4T發動機,其中1.6L發動機最大功率122馬力,1.4T發動機最大功率達到140馬力。在傳統系統部分,這款車使用的是5擋手動變速箱、6擋手動變速箱和6擋手自一體變速箱。維特拉頂配車型搭載了ALLGRIP適時四驅系統,配備了多片離合器式限滑差速器和開放式差速器。推薦車型:雪佛蘭創酷
官方指導價:9.99-14.99萬
作為與昂科拉同平臺的“兄弟”車型,雪佛蘭創酷擁有更加低廉的售價,主打更入門合資小型SUV領域。全新家族式雙格柵以及肌肉感飽滿的側身設計,看上去立體感更強。新款車型更新了尾標1.4T車型采用了“330T”標識命名。
在內飾方面,繼續沿襲了家族式的經典造型。升級為18款后配置上有所升級,其中330T四驅自動旗艦型搭載了新一代安吉星智能車聯系統,可實現車輛遠程控制、車況檢測、導航、4G Wi-Fi熱點服務等20項功能;330T兩驅自動精英型則新增7英寸高清觸摸彩色大屏以及倒車影像等配置。
動力方面,新款雪佛蘭創酷搭載1.4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43馬力;傳動系統方面,與該發動機匹配的將是6速手動和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推薦車型:現代ix25
官方指導價:10.98-15.28萬
在去年成都車展上北京現代推出了新款ix25,新車在外觀方面有很多細節調整,整體造型更加趨向年輕化。前進氣格柵外部采用鍍鉻包裹,兩側與前大燈相連,拉伸了車頭的視覺寬度。車身下方的前霧燈由此前的豎向設計變為了橫向設計,看上去更具有運動氣息。
內飾造型沒有太多改變,空調出風口上的個性涂裝,讓車內看上去不那么單調。根據不同車型配備有全景天窗、LED日間行車燈、真皮座椅、電動折疊外后視鏡、定速巡航、自動空調、一鍵啟動、防眩目后視鏡、坡道輔助、車身穩定控制系統、倒車影像等。
現代ix25將提供一臺1.4T和1.6L兩款發動機,1.4T發動機最大功率130馬力,峰值扭矩211牛•米。1.6L發動機,其最大功率125馬力,峰值扭矩151牛米。
相比關稅下調之前,進口新車的售價降幅多數在6 5%左右,其實相比它們的市場終端優惠來說也只能算是彩蛋而已,所以今天我們的《好車排行榜》就來搜羅一下在我...
日前,財政部發布《降低汽車進口關稅》相關公告文件,汽車進口關稅下調靴子正式落地。自2018年7月1日起,汽車整車進口關稅稅率從原先的25%降至15%。
當下什么中國品牌有調性又爆款,說領克01或許沒人會反駁。今年春節我長途試駕了領克01,無論是駕駛感受還是回頭率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自從汽車誕生以來,對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追求就從未停步。1939年第一款配備自動變速器的汽車解放了駕駛員的右手;世紀交替時出現在量產車上的ACC自適應巡航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