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北京車展上,奧迪終于帶來了全新國產Q5L,海外版標準軸距Q5上市都快兩年了,Q5L可謂是珊珊來遲。不過,國產版加長88mm,作為專供車型需要更多本地化測試倒也可以理解。
那么,這次的新車有哪些賣點呢?相比競爭對手奔馳GLC以及剛亮相的全新寶馬X3有哪些優勢?我們來看看全新Q5L有啥值得買。
首先,我們先總結一下全新Q5L的核心賣點:
1、加長88mm,主要針對后排空間進行加長,相比奔馳GLC和寶馬X3有著絕對的空間優勢。
2、全系采用第三代EA888 2.0T發動機,并換裝7速雙離合變速器,搭載高功率版本發動機的車型百公里加速達到6.3s。
3、基于大眾MLB evo平臺打造,緊隨奧迪A4、奧迪A8、奧迪Q7等已經上市的基于MLB evo平臺打造的車型,整車減重90公斤。
我們先來看看此次的新車最大的提升之處:加長。相比海外標準軸距車型加長了88mm,相比現款Q5軸距長了101mm。這對目前國內大部分消費者一車多用的情況來說,加長意味著更大的空間,也很好的滿足了國內消費者的需求。
有趣的是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寶馬推出了全新的X3,但是寶馬卻選擇了原汁原味的引進,也就是沒有加長。另一方面,在售的GLC也仍然為標準軸距車型,不過最新消息是加長后的GLC-L軸距會達到2973mm,在中國賣車,加長是大勢所趨,寶馬X3的原汁原味很有可能是來不及做,先上(一個猜測,不一定對)。
實際體驗下來,全新Q5L確實在駕乘空間表現上要提升了一個檔次。
由于Q5L后排地板略高,因此后排中間的舒適性大打折扣。不過反過來想,在這個級別上的車型受限于車身尺寸,平直的座椅,后排中間的乘坐舒適性都不怎么樣。全新Q5L的后排空間相比奔馳GLC和寶馬X3有著很大的優勢。
Q5L相比海外已經上市的標準軸距的車型來說,進入國內的時間稍晚,但是相比同級別的GLC和X3,國產加長版卻投放的最早。可見奧迪的本地化相比其它兩家還是要做的好一些。至于那些哭著喊著還是標軸操控好、更原版的人來說,想要操控的話為什么要買SUV?
除了空間,此次的換裝的動力總成最大的亮點是把原來的8AT換成7速雙離合變速器。
在動力方面,依然是大家熟悉的EA888+7速雙離合變速器的組合,和高配A4L、低配Q7等等大眾系車型上的那套2.0T動力系統完全一樣,畢竟是大眾的核心動力系統,到了這代發動機燒機油現象減少,變速箱低速頓挫也抑制的不錯。
Q5L上依然采用了縱置發動機的布局,因此能夠塞下前五連桿的獨立懸掛,操控性和舒適性有了很大的保障。
大家從上圖上可以看到,在Q5L的下擺臂上有負責導流的護板。將底盤盡可能的平整化是為了更好的空氣動力學效果。
因此全新Q5L的加速成績如何?海外版本的標準軸距車型百公里加速官方成績為5.9s,而Q5L相對來說會慢一點,也達到了6.3s左右。
此外此次的新車不再使用含有托森差速器的quattro四驅系統,而是改用了名為quattro ultra的適時四驅系統,采用電控式多片離合器式中央差速器, 扭矩分配方式從扭矩機械感應換成了電子控制。
總體來看,這套四驅系統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成本降低,整車減重,適時四驅也更省油,面對一般的越野也夠用。為了提升驅動形式的切換速度,奧迪也為這套電控系統配備了高速傳輸的電氣系統,使得前驅/四驅切換僅需200毫秒。
雖然不再使用托森差速器有點遺憾,對于消費者來說其實沒什么大不了,四驅只要能隊服雨雪和輕度越野就夠,玩硬派越野也輪不到奧迪。那么我們再來看看新Q5L還用了哪些“黑科技”?
說到奧迪的燈,大燈閃亮又智能固然很好,但是希望奧迪能把尾燈亮度降一下,尾燈做這么亮,既不安全對其它交通參與者來說是妥妥的光污染。
當然,這個主動式進氣格柵也算不上什么黑科技了,畢竟現在很多非豪華品牌的車型都有了這個功能,對于提升發動機效率來說有一定的好處。
總結:相比A8各種黑科技(三級自動駕駛)加持、48V電氣系統等,作為奧迪家族的中堅力量,此次的新車的精髓還是在一個“L”上。和競爭對手相比,相比奔馳的豪華內飾、更高的品牌溢價以及就要來的GLC-L,Q5L至少搶先一步。相比寶馬X3,奧迪Q5L空間上的優勢不必說,在動力上也不弱。缺點是奧迪這個前驅豪華品牌,相比寶馬的后驅,可能在“好玩”這個維度上有所丟分。總的來看,這次的升級還是非常有誠意的,就看上市后的價格了。
如果說曾經的汽車只是改變人類出行方式的一件交通工具,那么如今甚至未來的汽車則會更多融入到我們的生活,成為智能化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更高效,也為...
看到ARCFOX-7,可能許多朋友都有點懵,此前都沒怎么聽說過。現在跟大家正式介紹一下,它是一款純電動超跑,來自ARCFOX品牌。
作為專為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緊湊級家用轎車,朗逸想必是國內消費者最耳熟能詳的名字,而“國民家轎”也一度是對來自上汽大眾的朗逸最為恰當的比喻